陇南市创新思路推进精准扶贫纪实:聚焦发力拔穷根

19.09.2015  09:29

  原标题:聚焦发力拔穷根——陇南市创新思路推进精准扶贫纪实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秋日,走进陇南,瓜果飘香、景色宜人。步入昔日的特困村——宕昌县木耳

  乡布竜村,过去弯弯曲曲的土山路,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以前破破烂烂的土房子,变成了规划整齐、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户户安装上了太阳灶;而村上开办的网店、新建的文化广场,则让村上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这是陇南市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的缩影。

  甘肃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陇南是甘肃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陇南市把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行动,扬长避短、创新思路,瞄准特困片区精准发力,通过推进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等工作,有效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2621元,增加到2014年的4023.7元;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30.46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64.37万人。

   打出扶贫组合拳,不脱贫誓不罢休

  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会议后,陇南市及时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结合陇南整体性特点和阶段性特征,制订出台了“1+17”精准扶贫方案,鲜明提出了全市精准扶贫的奋斗目标、着力重点和具体措施。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说:“陇南致贫因素多、脱贫难度大,实施精准扶贫是千家万户的共同愿望,各级党委政府将并拢五指,瞄准靶心,精心组织,精准发力。用扶真贫、真扶贫的实际行动来检验各级干部落实‘三严三实’的实际成效。

  “1+17”专项方案,体现了对陇南整体性特点和阶段性特征的考虑,涵盖了贫困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公共服务、社会救助、生态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总体要求上,围绕“六个精准”,对涉及的每一项重点工作,都明确了具体任务、着力重点、措施办法、责任分工、完成时限和检查验收等方面的要求,形成了环环相扣、衔接紧密的工作链条,保证了扶贫措施的精准,杜绝“花拳绣腿”、力求“拳拳有效”。

  精准扶贫能否落实好,关键在干部。陇南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责任制,全市各级党委一把手全部担任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市政府与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签订了精准扶贫工作责任书,加大了扶贫工作在全市工作考核中的权重。在全市所有乡镇建立了扶贫工作站,选派100名副县级干部、400名科级优秀干部和后备干部,脱产到乡镇、村挂职专抓扶贫工作。同时,整合省、市、县双联干部、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帮扶力量,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1365支5750人,深入全市13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了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度,陇南市组织市县乡村干部高质量完成了1365个贫困村64.37万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选准了扶贫对象,细化了致贫原因,实化了帮扶措施。

   瞄准特困片区,精准发力拔穷根

  陇南山大沟深、人多地少、贫困面大,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启动后,陇南9县区整体纳入“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扶持范围,按照国家2300元的新贫困标准,农村贫困人口达130.46万人,占全省837.52万贫困人口的15.58%,贫困发生率53.21%,居全省第一。贫困村普遍存在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滞后、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等问题。

  面对这一艰巨的脱贫任务,去年以来,陇南市把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集中、扶贫工作难度最大的地区,划分为25个特困片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和帮扶力量,以“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方式,集中力量突破、补齐短板制约,形成了扶贫攻坚的“拳头效应”。

  走进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特困片区,一排排羌藏风格的砖瓦房整齐排列,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连通村村社社。每个村里,村小学、卫生所、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一应俱全;街道上来回穿梭的摩托车、农用车,更使这个昔日的穷山沟充满生机和活力。

  “现在的变化真是像做梦一样。”岳藏甫村村民杨碧莲告诉记者,通过政府特困片区扶贫开发,村里人用上了自来水、太阳灶,开上了三轮车、住上了新房,娃娃上学近了,看病打针不到3分钟就到了医疗所。

  今年,陇南市把50亿元“1236”扶贫攻坚整合资金主要用于片区扶贫攻坚,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特困片区4.14亿元,占计划指标总额的92.9%。全市90%以上的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都安排在特困片区建档立卡贫困村,用于加快推进特困片区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