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长城保护与传承并举

03.12.2015  09:26

陇西境内战国秦长城

陇西博物馆保护长城活动现场

    早在2006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0次常务会议就通过了我国第一个对单体文化遗产的专项立法《长城保护条例》,同年12月1日起施行。到今年的12月1日,该条例已经实施了9个年头。我省虽是长城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但省内对长城资源的保护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纵穿南北、横贯东西我省是长城大省

    长城之所以被称为长城,与它的长度是分不开的。国家文物局在2012年正式公布了我国各时代长城的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其中,甘肃有明长城1700多公里,居全国第一,战国秦、汉长城等2000多公里,居全国第二,这些不同年代的长城分布在我省11个市州、34个县市区,蜿蜒3700多公里。由此可见,我省的长城可谓是纵穿南北、横贯东西,是名副其实的长城大省。

    甘肃省著名学者、文史专家张克复告诉记者,我省是长城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战国时期秦长城自今甘肃临洮县新添镇三十里铺南坪望儿台起,经渭源、陇西、通渭、静宁,入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固原和彭阳,再进入甘肃镇原、环县和华池,最后进入陕北吴旗县,全长640公里。我省秦长城现保存比较好的有临洮新添长城岭、渭源北寨马家山、陇西福星乡、通渭榜罗镇等处。

    汉长城在甘肃境内有数条支线,是当年汉武帝为防御匈奴所建,“汉始筑令居塞以西”,即指修河西地区汉长城。自兰州附近黄河岸边的永登县河口镇起,汉长城沿庄浪河向北,翻越海拔3100多米的乌鞘岭,然后将河西走廊大大小小的绿洲串联起来,直达新疆罗布泊境内。在甘肃境内穿越敦煌、安西、玉门、金塔、酒泉、高台、临泽、张掖、山丹、永昌、武威、民勤、古浪、天祝、永登、景泰等16个县(市、区),全长2200多公里。

    明长城在甘肃分东西和河州两条线,全长1400多公里。目前明长城不少遗迹保存尚好,最有名的是嘉峪关,它是明万里长城西起点,如今是中外游客观光的名胜之地。嘉峪关修建于明洪武5年,比山海关的修建时间早了9年。2005年,为期十年的“长城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国家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9亿元,启动、实施长城保护项目160余项,嘉峪关长城保护工程就是此次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中最重要的工程之一。

    昔日保护国家安全今日仍需全方位保护

    一提起长城,人们脑海中出现的往往是雄伟壮丽的形象,其实这并不是万里长城的常态,像嘉峪关、居庸关这样保护完整的长城连3%都不到。据悉,目前我国长城墙体只有8.2%保存状况较为良好,而74.1%的保存状况较差,甚至只剩下了地面的基础部分。万里长城正在变短,变得更残破。在全球100处最濒危遗址名单中,万里长城榜上有名。甘肃的长城保护更令人堪忧,尤其是河西地区的长城被破坏的极为严重,且每年都有“变短”的趋势。

    由于我省的地质特点,境内的长城多为土筑结构,也有红柳夹沙、芦苇夹沙、石块夹沙和石块垒砌等形式。在经历千年的风雨侵蚀后,建筑结构发生变化,许多墙体已经酥碱、风化;还有植被的破坏,扎根在长城上的树木往往会将墙体撑裂,这些都属于客观原因。更为严重的是人为的原因,如战乱的破坏,人畜经年无意识的随意攀爬、踩踏,比如工程用土,盲目垦荒等,甚至把长城改造成羊圈或者窑洞,这种现象屡见不鲜,长城被破坏地千疮百孔。

    把保护长城与华夏文明传承相结合

    长城绵延数千公里,且很多都矗立在荒无人烟的偏僻之地,保护长城确实有现实的难度,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以长城体量之庞大,不可能修个铁栅栏或者玻璃罩把它全部圈起来,而是需要有现实可行性的行动来保护。

    最近我省就出现了个较好的可操作的保护实例。一个是白银市于11月初组织的无人机巡查明长城试航活动。克服了很多野外长城点多线长的巡查困难。另一例是11月下旬陇西县博物馆开展的“战国雄风—秦昭王长城遗址陇西段”图片巡展。馆长石小军跟记者介绍,秦昭王长城遗址陇西段位于陇西北部山区,横跨和平、渭阳、云田、福星、柯寨、德兴6个乡镇。目前每天大约有5000多人前来参观,教师、学生、工人、农民等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有,为普及长城保护知识做了良好的宣传。他说,因为这个活动反响比较强烈,所以会一直持续下去。

    这些都是我省长城保护的良好实例,关于长城保护的具体实施方案,张克复先生还建议,要把长城和贯彻文物文化和华夏文明的传承结合起来,这符合中央关于文化事业大建设、大繁荣的号召;要把长城保护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华夏文明传承的重要内容,列入各地有关党委和政府的规划当中;对现存长城普查登记的基础上,按照行政区划、地域分段建立责任制,切实把保护文物落实到行动上;最后,要对于破坏长城的行为按照《文物法》严格执法,追究责任。

    长城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历经无数战火洗礼而屹立不倒,在战乱年代一直作为军事防御保护和平,而在我们现在的和平盛世,保护这位“身负重伤”的“英雄”我们责无旁贷,让长城,这个作为我们精神文化的标志永远存在下去。□记者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