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铁汉”安维峻与迎恩堡

02.09.2015  13:01

    黄土高原的土是无所不能的。它成为沧海桑田,养育万物,薪火相传;它烧制砖瓦盖上房屋,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它堆起万里长城,抵御外患保国安;它夯成比长城小且矮的土堡,同样有着和长城一样的荣耀与壮观。

    迎恩堡——陇原大地千万座土堡中的佼佼者,当属屹立在古先秦大地、羲里娲乡较为出名典型的军事堡垒。它曾是百姓血肉之躯的避难所,至今还是人们繁衍生息的家园。

    前不久,我携家人专程回了一趟妻子的故乡,同样也是迎恩堡所在地——天水市秦安县西川镇神明川村(又叫农民村)。当我把探访迎恩堡的想法告诉岳父后,这位1956年入党曾任该村支部书记的老人当即拍板陪我前往。

    当我们登上村后的白鹤山,他就以迎恩堡的维护和见证人的身份,语气自豪地用乡音为我介绍“陇上铁汉”安维峻与这座古堡的渊源。

    安维峻(1854-1925年),字晓峰,号盘阿道人,神明川村人。幼年得父亲严格教育,5岁便识楹联中的若干字。1873年科举考试第一名,得拔贡,以七品小京官在刑部任职,后因故回乡。1875年,经人介绍入甘肃省立南山书院深造,受到了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器重。1880年朝考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编修。由于他性格耿直,不阿权贵,仕途甚是坎坷,在任十年于1893年才得了六品官职——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

    安维峻任福建御史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的前夕。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他支持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以西北人特有的勇气与刚直,在任谏官后的短短14个月时间内,就连续上疏65道,内有三分之二是关于甲午战争的谏论,其中最著名的是《请诛李鸿章疏》,提出将李鸿章“明正典刑,以尊主权而平众怒”。揭露李鸿章平日“挟外洋以自重。倒行逆施,接济倭寇”。自开战以来,“有言战者,动辄呵斥,闻败则喜,闻胜则怒”,“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欲食李鸿章之肉”!其还在奏疏中义正严词地痛斥慈禧太后专权误国的罪行:“皇太后既归政皇上矣,若犹遇事牵制,将何以上对祖宗下对臣民?”可见其无私无畏,疾恶如仇,不怕得罪上司,更不怕坐牢和杀头。疏入,慈禧悖然大怒,令将安维峻交刑部严加惩处。光绪皇帝曲意回护,“以肆口妄言,恐开离间之端”为理由,进行开脱,使其幸免一死,革职发往张家口效力赎罪。京城时人以“陇上铁汉”四字相赠,京师义侠“大刀王五”亲为护送,并馈赠车马以助行之。鲁迅先生也赞扬其为“中国的脊梁”。

    安维峻被放逐五年,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释放回乡。先在陇西南安书院主讲,后在家乡办学。光绪三十四年,其应聘总篡了《甘肃新通志》共100卷81册。辛亥革命前夕,他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撰写了《四书讲义》4卷。辛亥革命后,回乡定居,从事农田耕作,并出资带领本村安、王、胡、乔、徐、高老六姓村民,在光绪二十五年(1895)始建迎恩堡的基础上,加宽增高使该堡更加坚固完善。

    据岳父介绍,当年他的父亲在16岁时,就随安维峻返修迎恩堡。建成后的堡子有三道门,占地面积约有10余亩,堡内打有一口深12米的井,名叫“爷庙井”,因堡内有一关帝庙,故名。堡内的四周建有6个炮台房,分布在四角;堡墙的四周均匀分布着炮眼,并有女儿墙;堡墙高约6.5米,宽有2米。墙头上人可以自由行走。堡子的退口处又叫“板头儿”供人从堡墙撤退,退至山上,人尽板抽,敌人难以通过。安维峻还在堡子内建了25间住房,用以奖励修堡勤奋人员。此外,其还自掏腰包组成十几人的自卫队,每人配发一支七连发的步枪,驻在堡内以保一方平安。现有热心公益人士在堡子的北面新建了一座“安维峻纪念馆”,在村里还有“安维峻故居”,供人们参观瞻仰。

    岳父说,西北解放时,迎恩堡还留有一段佳话。1949年7月,彭德怀率领“一野”解放兰州的途中,指令左路军用半天时间全歼国民党马步芳的所谓“精锐铁骑”14旅3700人,解放了秦安,并让参战部队独立四师骑兵团,在神明川村和迎恩堡做短期休整。当时,村里百姓兴高采烈地欢迎解放军的到来,并让出唯一水源“爷庙井”供部队使用。而部队又让村民先用,出现了军民相亲鱼水深情的感人场面。而“爷庙井”不负众望,及时供应该团2000多人马及村民足额用水,经久不竭,被誉为“光荣井”。此井现被村上盖房加盖上锁保护起来了。

    如今,这座用黄土夯成的百多年古堡,仍然傲立山顶。堡内还有9户村民过着安逸宁静地生活,他们坚守着历史的一分辉煌,岁月的一分记忆,现实的一分诉说……

    参考文献为《秦安文史资料选编“陇上铁汉”安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