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学人】马通:朴实无华经学致用

08.08.2014  12:14

  原标题:马通:朴实无华经学致用

  马亚萍

  马通,原名马春华,经名优素福,笔名秋实,回族,1927年生于甘肃张家川县,毕业于国立西北大学法律系。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曾任省民族研究所所长。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及其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曾当选为政协甘肃省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委员、省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常委,还兼有省文史馆馆员、省民族宗教学会副会长、甘肃民俗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等职务。

  《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是马通先生30年田野调查的开拓性研究成果,填补了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制度及其发展史研究空白。先生以勇于探索精神深入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的深层结构,从时空纬度考察了中国伊斯兰教及其教派门宦演变轨迹,深入研究和剖析其社会历史根源,开启了世人了解伊斯兰文化之窗。研究成果凝聚了这位世纪老人毕生泛舟学海的思考,其真知灼见为我国民族宗教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为深入了解西道堂民众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状况,马通只身居住西道堂一年多,收集了详实的第一手材料,第一次向世人披露了西道堂教派发展史,证实中国确实存在过一个具有宗教性质的乌托邦社区,为哲学、社会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典型个案,具有重大的学术理论与实践意义。他第一次把中国伊斯兰教划分为格底目、伊赫瓦尼、西道堂三大教派和哲赫忍耶、嘎的忍耶、虎夫耶和库布忍耶四大门宦,详实地阐述了各教派40余个门宦分支发展演变及其宗教思想和宗教礼仪等。

  这部著作,正如白寿彝先生评价的“有开拓性的贡献”,在海外学界引起了轰动。德国亚洲国际少数民族研究学者雷尼·戴凌专程给宁夏人民出版社写的信中称“资料十分罕见,学术价值很高”。这一成果,使中国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社会研究走向世界。著作问世以来,慕名前来拜访先生的国内外学者络绎不绝,如美国南加州大学李普曼和波莫纳大学杜磊、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的莱拉和阿尔凤等学者。

  1989年4月,应美国哈佛大学邀请,马通带着《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的丰硕研究成果,参加了在哈佛大学举行的“伊斯兰教在中国的遗产—纪念佛莱彻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应邀前往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洛杉矾、圣巴巴拉等大学访问交流,中国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社会研究因此登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殿堂。马通还先后应法国、德国、丹麦、日本及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邀请进行学术访问,以学术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桥梁,增强了我国伊斯兰教研究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其后他又伏案两年,完成了《史略》的“姊妹篇”——《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溯源》,重点探讨了中国教派门宦与国外伊斯兰教派的渊源关系,弥补了《史略》中缺少渊源记述的缺憾,把中国教派门宦研究推向新高度。

  马通学术研究领域宽广、视野开阔,研究内容涉及中外文化交流、中西关系史、中国思想史、西北史、西北民族关系史、回民起义史、西北军阀史、神学、教派演变及哲学等诸多领域。著有《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甘肃回族史》《中国西北伊斯兰教的基本特征》等10部学术专著,主编《伊斯兰教在中国》等7部论文集,撰写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等3部辞书的部分词条,发表论文约60余篇。

  马通经学致用,孜孜不倦育后辈,坦言参政献真灼。他培养的学生现供职于兰州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等单位,已成为我国历史学、民族学和宗教学领域的教学、科研骨干。马通作为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委员,还多次参与了我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细则的讨论和制定,发挥了学者的咨政作用。

  (作者系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