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牵手恒大,互联网再造中超?

06.06.2014  21:06

  世界杯大战在即,在球迷朋友们一片摩拳擦掌的期待中,人们仿佛淡忘了中国足球。然而昨天,阿里入股恒大足球俱乐部这则颇具爆炸性的新闻,似乎重新将人们的目光拉回国内。

  俱乐部引进新股东,球队名称更新换代,这在中国足球市场化之后原本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只不过这一次事件所涉及的两个主角,一个是因为球队战绩辉煌而如日中天的恒大,另一个是高歌猛进而霸气外露的互联网大佬马云,所以特别扯人眼球。考察那些为俱乐部冠名的后台企业,有的像走马灯一样频频更迭,有的在扬名之后迅速转手,只有少数能长时间在球迷心里留下响当当的名号。这些表现,其实都源自于企业实力和投资战略的考量。

  老百姓丰衣足食自然热衷看球侃球,企业钱多没地方花自然会大手笔投资足球。想知道中国哪个行业最有钱,看看足球俱乐部的大多数冠名者是谁就行了。迄今为止,中超16支球队,每一支背后都站着涉房地产的大佬。所以媒体感叹阿里搅局之前的中超是“房地产时代”。

  从烟酒时代到房地产时代,中国足球堪称产业兴衰的晴雨表。因此,联系到最近某些地产大亨的“哑火”和拐点论,稍微敏感一点的人就能想到,也许可以把恒大阿里的联姻视作中超去地产化的开端。在传统经济中处于龙头地位的房地产,十多年的“腾飞”却伴随着巨大风险。在国家的不懈调控和全球经济的压力下,终于有了“着陆”迹象。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阿里、百度、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正在形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经济体量。一边是正在走下坡路的夕阳,一边是蒸蒸日上的新星,所以现在,该轮到互联网大佬们玩球了。

  阿里入股足球俱乐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浮躁和焦虑情绪。哪怕中国足球再臭,它毕竟是球,终归能够体现出“费厄泼赖(即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有了阿里的示范效应,互联网大佬有可能会陆续把目光转移到足球上来。假如中超将来能多一些“北京百度”、“山东360”、“上海QQ”之类的新血液,多一些绿茵场上的厮杀,我们就能离“3Q大战”这类无聊的较量更远一些,因为它们的暴戾之气有机会在足球赛场得到释放。

  “互联网思维”当下已然沸沸扬扬,其实说到底就是基于技术进步的创新思维。大数据也好,互联网金融也罢,互联网思维正在对各行各业进行翻天覆地的改造。百度的李彦宏说,我们“可以把很多传统产业推倒重来,用互联网的方法再做一遍”。在笔者看来,互联网思维就像一把犁,家电行业的土地已经犁开了,现在会不会轮到足球甚至整个体育产业?

    ▲(作者是技术经济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