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马鳖臑,几个意思

09.06.2015  11:07

素有沿用古代数学概念传统的湖北高考数学卷,今年搬出了《九章算术》中的阳马、鳖臑(nào)这两个非常生僻的概念。文科数学第20题涉及到了《九章算术·商功》里的知识,先解释了什么是“鳖臑”和“阳马”,根据这两个词和相关数据解题。这本来是宣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2000年前的东西到现在还有生命力,古人的智慧让人惊叹。但从事后学生的反映看,这道题目让大家的感觉并不好,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阳马为何物,鳖臑该怎么读。

这实在不能怪学生们不学无术,《九章算术》成于2000年前,流传至今,它里面的很多名词、概念、用法,甚至用词现在已经很少用到了。比如这个阳马、鳖臑,就很少有人能将它们与现实中的物体对上号。古籍浩繁、经典极多,能在高中之前涉猎一下传统文化中那些经典的作品,已经是件很难能可贵的事了,《九章算术》在科学史上有意义,在文学史上意义并不大,读不懂《史记》该打屁股,但要他们读懂阳马、鳖臑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在数学这样一个考场中,我们得明白最终要考的是数学能力,而不是语言基础。考查学生的古文学得怎么样,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够不够深,那是语文要干的事,数学没必要来越俎代庖。当然科学也是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现在解着的方程式、烂熟于胸的那些原理定理,其实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我们的先人为了解开宇宙的奥妙,付出过卓越的努力,虽然《九章算术》的成就以现在的自然科学标准来衡量,不能说高,但依然有很多伟大的发明发现照亮了科学的殿堂。但在高考的考场上,我们希望表达要通俗易懂,在出题者忙着大费周章去考验学生阳马、鳖臑是什么东西时,也要考虑到并不是人人都饱读诗书的,还有一部分人的志向在文字以外。时间很紧张,题目都看不懂还怎么解题?虽然试题中给出了通俗的解释,像老师解读的那样——只是穿了件古代的马甲,但是让考生去冒这样风险的现实意义到底有多大呢?

阳马、鳖臑出现在高考试题中表露出了面对传统文化时务虚的那一面。高考是有导向作用的。难道出题者的意图是想让学数学的去好好看看《九章算术》这本书?那么学物理的是不是还要去看看《梦溪笔谈》,学化学的还要去研究一下中国古代的炼丹术?这恐怕也不是一个中学生想干就能干得了的事。这种做法看起来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其实是走入了另一个误区。

祖宗的东西我们的确不应该忘记,《九章算术》曾经达到的高度、在历史上起过的作用也不应该被遗忘。出题者的良苦用心大家都能理解,这种嫁接也许满足了一部分人的自豪感,却忽视了我们掌握了比《九章算术》更先进的工具的事实。应该承认,现代科学的基础是从西方引入的,已经不是《九章算术》能解释得了的,从老祖宗那里挖再多的东西恐怕都无法覆盖这样的事实,承认这一点也许有失脸面,但至少不会让我们盲目自大。

此算术非彼算术,在高考的数学试卷上看到古老的《九章算术》,更多的不是欣喜而是沉重。为什么《九章算术》一直就只是《九章算术》,而古希腊的《几何原本》却奠定了整个西方科学世界的基础。其实,比怀念老祖宗留下的法宝更有意义的是,为什么《九章算术》写成的年代那么早,却最终没能演化成系统的现代数学?(鳖臑,指三角锥体;阳马,亦称角梁,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