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征途的一个“草根”注脚
03.09.2014 13:54
本文来源: 中国兰州网
中国兰州网9月3日消息 艾滋病病人李虎用最真实的面目与这个世界告别。
在一张经亲友授权发布的照片中,这个精神头儿十足的东北汉子举着一块牌子,上写“HIV感染者需要平等的健康生存权”,后面连着3个感叹号。
2014年8月6日,李虎病逝于北京。这张露脸照成为媒体刊发讣闻时采用的图片。
两年前,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他还“全副武装”,带着棒球帽、大墨镜。他容貌的逐渐清晰,构成中国艾滋病防治救助进展的一个注脚。
“艾滋病病人不能总关在柜子里,也要出来见见阳光!”好友孟林这样解释公开李虎肖像照的原因。
李虎不仅是一名艾滋病患者,也是一位致力于救助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活动者。2012年11月初,他帮助一名被医院拒收的艾滋病患者晓峰修改病例,从而顺利手术。3天后,他主动公开真相,引起争议。
该事件被媒体披露次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克强立即致电相关部门负责人,要求采取措施,“既要保障艾滋病患者接受医疗救治的权利,不得歧视,又要保障接触救治艾滋病患者的医务人员自身安全”。不久,李克强又召开座谈会,与李虎等13名防治艾滋病民间组织负责人及患者座谈。
孟林和李虎同样具有双重身份。他评价,“晓峰事件”与总理座谈会,都称得上中国艾滋病防治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国务院防艾委的一位官员表示,以往领导人与艾滋病患者会面握手,大多体现的是“人道关怀”,而面对面直接听取他们的建议,并吸纳这些建议作为防艾工作的重要决策参考,更多体现的是相关利益群体直接参与决策的“制度关怀”。
民间组织、草根组织了解艾滋群体最真实的情况和最细微的诉求
在2012年11月28日的新闻联播里,李虎留下了一个穿蓝色拉链毛衣的身影。
本文来源: 中国兰州网
03.09.2014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