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热心观众”潘基文:我不可能完全保持中立

05.09.2015  23:10

  中国兰州网9月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多国政要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来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其中一位重量级人物就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昨天上午,潘基文先生在下榻的酒店接受了中央台记者的采访。他表示,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巨大牺牲,作出巨大贡献。这场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和平的心愿。

  实际上,不少民众对潘基文并不陌生。潘基文曾八次来华,在2008年5月中国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深入灾区慰问灾民。他还多次通过微博、微信与中国网友进行交流。他是如何看待近年来中国的发展?这次来华参加9.3纪念活动,他的亲身感受如何?

  平静温和,这是潘基文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在战争洗礼后韩国长大的他,小时候书本都是奢侈品,课堂就在树底下。他在红十字会资助的一次散文比赛中获奖,进而得到了一次前往美国的机会。正是这次美国之行,激起了他投身公共服务事业的决心。他在韩国政府的工作职位一路提升,最终担任了韩国外交部长,随后被选举为联合国秘书长。昨天上午,71岁的潘基文面对中国记者,用一句中文问候打开了话匣子。

  潘基文:回到中国很高兴!

  对于9月3号的阅兵仪式,他形容内心“震撼”。说起一些历历在目的细节,他有些激动。

  潘基文:和习近平主席以及其他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的纪念活动,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很多抗战老兵坐在车上接受检阅的一幕。这些老兵年事已高,但仍精神矍铄。他们的牺牲和贡献应该被铭记。同时,在阅兵仪式现场我也看到非常多的年轻人,他们展现出热情与活力,表达了努力建设美好未来的心愿。

  潘基文还表示,他高度认可中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御外侮、为追求独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潘基文:中国人民有理由自豪:过去七十年,中国从走向民族独立到实现经济腾飞。中国已经从一个弱小、贫穷的国家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的中国,社会和谐、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我非常赞赏中国政府的领导能力,希望未来中国能和联合国继续深化合作,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潘基文还主动谈到了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愿景,并且表达了高度赞赏。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