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间的美丽蜕变——徽县美丽乡村建设走笔

20.07.2015  14:16

    在自然环境优美的徽县农村,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生态”的内在潜力正成倍释放,为美丽乡村增添着新的释义。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促进农村经济转型的成功案例,证明徽县美丽乡村建设告别夯实基础阶段,昂首走进“村美、业兴、人和”的美丽乡村新时代。
    统筹见智慧
    美丽乡村是徽县统筹城乡发展最接地气的微观缩影,在徽县乡村,美以更立体的形式展现着自身魅力。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工程齐头并进,覆盖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持续完善,扮靓了乡村的外在形象。
    从全局性视角出发,徽县将景区般美丽的乡村串珠成线,形成美之合力,发挥美丽乡村的规模效应,将全县规划的213个乡村视为一个整体,使原本分散、无联系的村庄纳入全局考量,从个性特色和发展方向出发,将全县村庄分为产业特色村、旅游特色村、文化特色村、综合发展村等类。打造出伏镇村、四合村、许坝村等一批精品村、重点村和特色村,并串珠成链,形成绿色乡村精品线网络。
    如果将全县区域视为一个景区,村庄便是其中一个个秀美的景点。徽县更是以景区标准对美丽乡村精雕细琢,乡村“一村一品”的性格更加明朗:田河村巧借山水风光,整村“穿衣戴帽”,展现“白墙灰瓦”的江南民居特色;泰山、黑松山区坡地村庄依山顺势而建,低成本投入却不失自然本色;青泥等村注重保持原汁原味,留住历史文脉和乡村记忆,一批徽县特色的历史遗迹焕发生机。
    “美丽”促转型
    在徽县,谈及以青山绿水为核心、探索绿色发展路径的典型,田河村,便是频频入耳的明星。这个从“枕着资源过穷日子”过渡到“卖风景”的美丽村庄,它的蜕变轨迹是徽县众多美丽乡村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世外桃源般的田河村,汲取了山水的神韵,枕着大自然赋予的生态瑰宝,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却用较粗放的方式处理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村民们依托153棵千年古银杏树群落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每年有超过15万游人涌入田河村,体会清新自然与怡情山水的田园文化,而以农家乐为引领的绿色发展路径,终结了落后、单一的发展历史,人与自然的和谐缔造着更高层次的文明。
    赚“美丽乡村”的钱,“靠山吃山”的思维有了新的解读方式,类似田河村这样的乡村蜕变之势汇聚成一股潮流,串点成线,席卷着更多的徽县农村,构成了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美丽幽静的村落群,形成集聚效应。依托徽县泥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了一批好项目,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将电子商务作为新的发力点,与农村产业实现无缝对接,发展网商、微商,扶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农家乐、农产品产销等产业合力,促使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成为常态。
    文化留“乡愁”
    除了淳朴的生态、清新的田园风光,以及不断被美丽经济提升着的美好生活,乡村最值得留恋的地方,莫过于留存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文化记忆,这种旧时光片段构成了乡村精神的魂。已具备美丽外观的徽县乡村,更注重乡村内在之美,修复着金徽儿女人割舍不断的乡愁。
    正如一位学者在参观了大河店乡青泥村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后所言:“农村残留下来的泥墙屋、古四合院、石子路,这些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能随意破坏,做好保护传承,保存原汁原味。”徽县人已自觉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实践。
    基于享誉陇东南的文化涵养,徽县在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中,以文化为切入点做文章,融入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得地域品牌展现了浓浓的人文特色。目前,徽县涌现了青泥古道文化、名俗文化、农耕文化、节庆文化等一大批文化名村。同时,将各景区串点为线,形成泰湖、泰山、青泥、郇庄白塔等多个文化专题之旅,成为当地主要的乡村休闲精品线路。(白杨 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