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问题、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全省开发区建设

14.02.2016  09:10

我省自1988年创办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以来,经过近三十年发展,开发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省共有7个国家级开发区和28个省级开发区,实际建成区面积488.2平方公里,入驻企业6712家,带动就业65.5万人。2015年,全省35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5亿元,增长8.7%,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2.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6亿元,增长8.7%,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3%,开发区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和引擎,在改革开放、科技创新、集聚产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促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全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发展理念和运营经验方面的不足,我省开发区还普遍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开放不够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开发区的快速发展。

为切实解决开发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进一步发挥开发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经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2次会议审定,2016年1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了《关于全省开发区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指导意见》(甘办发〔2016〕2号,简称《意见》)。《意见》围绕扩大开发区管理权限、优化功能定位、加大科技创新和人事改革、推进产城融合、促进开放合作、强化政策支持6个方面提出16项重点改革举措。相较于国家和省上现行开发区政策,《意见》主要提出以下几项新举措:一是在扩大开发区管理权限方面,针对开发区管理体制不顺畅问题,提出将省级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由原来的市级或县级统一提高到市级,并结合实际授予开发区部分社会管理和行政职能,同时,建立开发区重大事项会商制度,在开发区实行“多规合一”并下放规划审批权限,推进开发区法制化建设进程等。二是在优化功能定位方面,针对开发区产业聚集度不高问题,提出优化各开发区功能定位,根据资源要素错位发展,培育产业集群,并作为指导提出了35个开发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三是在科技创新和人事改革方面,针对开发区产学研脱节、用人机制不灵活问题,提出建立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与开发区企业根据科研、教学方向和优势产业建立产学研结对合作机制,并赋予开发区用人自主权,推行开发区管委会全员聘用和履责机制等。四是在推进产城融合方面,针对开发区功能不完善问题,提出推动开发区由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配套功能转型,构建适应产业发展和生活居住要求的开发区公共服务体系等。五是在促进开放合作方面,针对开发区开放度不足问题,提出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沿线地区产能合作,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向西开放,促进开发区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中转型发展等。六是在强化政策支持方面,提出向开发区派驻财政分支机构并支持各市(州)设立开发区发展基金,提升开发区财政管理水平,强化投入力度提高融资能力,同时对开发区年度用地指标单列并实行异地占补平衡。此外,为进一步强化约束和倒逼机制,《意见》配套印发实施《甘肃省开发区动态管理办法》,提出按照控制总量、提升质量的原则,对全省开发区实施“有升有退”的动态管理,支持经济综合实力强、产业特色明显、发展质量高的省级开发区按程序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环保不达标、发展长期滞后的开发区,报请省政府同意后予以撤销;支持经济综合实力达到一定规模、功能较为完善、内生动力突出的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通过“优胜劣汰”增强全省开发区整体竞争力。

在当前国际产能分工持续调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形势下,《意见》以最大程度释放开发区内生动力、激发发展活力为改革目标,紧扣开发区体制机制核心问题,提出了促进全省开发区加快发展、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创新机制的改革措施。相信《意见》的印发实施必将促进全省开发区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提升发展水平、增强发展质量,为全省经济转型发展和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