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解决老问题 ——兰州“尾菜”处理研究取得新突破

28.07.2015  10:11

  如何将被弃置沟渠的“尾菜”变成有用之材?日前,这个困扰我省蔬菜产业发展的老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新技术,可以将大量“尾菜”变成能源、肥料和饲料。在榆中县洪亮营村和裴家窑村的推广经验表明,“尾菜”经过处理循环利用,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还帮助农民降低了种养殖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所谓“尾菜”,就是高原夏菜在收采、加工、运输、售卖时必须去掉的残老菜叶,以及有不同程度冻伤、压伤、挤伤的蔬菜。由于一概被弃之不用,尾菜已成为高原夏菜产业中的蔬菜垃圾。随着高原夏菜产销量的不断增加,尾菜数量也急剧攀升。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仅兰州市就会产生尾菜100余万吨。其中,榆中县就有60余万吨。

  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大量“尾菜”被堆放在田间地头、公路两旁,恶臭熏天、蚊虫遍地,导致“尾菜”成为困扰兰州以及我省高原夏菜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如何最大程度将尾菜进行处理及再利用?自2012年起,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经过试验,确定了通过沼池消化“尾菜”产生沼气,利用沼渣、沼液还田,回收“尾菜”作为青贮饲料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实现了“尾菜”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

  在榆中县小康营乡洪亮营村和皋兰县什川乡,“尾菜”能源化、肥料化已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在洪亮营村村民项健全家,牛粪与花椰菜“尾菜”被按照6:1的比例混合发酵,每天可产气1.3立方米,完全可满足他家每天做饭、烧水、洗澡等需求。在发酵中产生的沼渣、沼液也被作为生态肥重新施入田中,不仅消除了土地板结现象,而且减少了化肥用量。

  由于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项健全开心地说:“我们村有80户村民都在用尾菜产沼气,通过用沼渣,原本板结的耕地变得松软了,耕地的时候省了不少力;沼液作为追肥施到菜地和玉米地里,每年可以少施一茬化肥,不光省了钱,种出的菜也比过去品质好了很多。”

  现在,洪亮营村2588亩地,绝大部分利用沼肥种菜,成本低,效果好,农民积极性很高。

  “尾菜沼肥在蔬菜上的应用,不仅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还能够降低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和发病机率,可以替代化肥或与化肥配合使用。据测算,每亩地能减少投入300余元。”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和平试验站技术员张艳说,“利用尾菜,也使农村环境得到了改善。过去,田间地头、道路两旁到处堆放着尾菜,时间一长空气里到处弥漫着臭气。现在尾菜被重新利用,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就可以消化5吨尾菜,垃圾变成了能源、肥料,再也不会污染环境了。”

  在榆中县夏官营镇裴家窑村吉江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示范点,更多尾菜与玉米芯生物喷洒添加剂混合,被制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的青贮饲料。

  “花椰菜茎叶含有与优质饲料紫花苜蓿相当的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远远高于全株玉米,说明花椰菜茎叶饲用价值较高;同时,其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远远低于紫花苜蓿和全株玉米,说明其原料适口性较好,消化率较高。”张艳说。

  经过近3年的试验研究,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最终确定了青贮添加剂中活性乳酸菌、青黄贮酶、玉米芯的最佳配比。从感官性状来看,青贮后色泽与原料相近,呈黄绿色,气味均有明显的酸香味,茎叶组织结构保持良好,无霉变,饲料感官品质均达到了优良等级;从发酵品质来看,其营养成分全面、有机酸含量明显提升。

  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汪建旭说:“300吨青贮饲料可就近解决100亩地的花椰菜尾菜。从成本方面来看,制作一吨花椰菜饲料需要520元的成本,低于每吨市售牧草700元的价格。”(记者孙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