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红色故事】哈达铺红军鞋

15.10.2016  06:41

送得哥哥前线去,做双鞋子赠送你。鞋上绣了七个字,红色政权万万岁。”这是江西民间流传的关于红军鞋的歌曲。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用他们的双脚翻雪山过草地,那一双双草鞋,见证了红军的足迹。而在被誉为“红军长征加油站”的宕昌县哈达铺镇,也流传着红军鞋不仅支援红军长征,还带动当地群众致富的故事。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以及后来的二、四方面军长征途经宕昌县哈达铺时,这里是川甘交界最著名的商贸重镇,仅各种商号就有八百多家。红军不仅得到了物资和兵源补充,建立了以哈达铺为中心的苏维埃政权,还从这里得知了陕甘还有红军和根据地的重大讯息,从此开启了落脚陕甘暨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征程。

红军到哈达铺时,很多战士穿着草鞋,有的甚至都没有鞋穿,是用破衣服撕成布条绑在脚上的。”做为土生土长的哈达铺人,高月菊从小就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

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鞋厂负责人 高月菊:“毛主席来的时候,我们的老人她给毛主席和战士们都送过鞋,纯手工布鞋。

1998年,高月菊和他的丈夫徐文林将这份记忆延续和传承下来,从小作坊做起,尝试着用传统的手艺做起了布鞋,并给出售的新鞋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红军鞋”。人们对红军鞋的喜爱让她始料不及,她制作的红军鞋,一时供不应求。发展到今天,红军鞋厂已经由当初的小作坊,变成了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

高月菊介绍说,“一双红军鞋从最初的棉布、麻绳等原材料算起到完成商品包装,大概要经过搓麻绳、纳鞋底、做鞋面三大工序在内的二十多道流程。做一双有着密密麻麻针脚的鞋底,一般要耗费两天的工夫。

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鞋厂负责人 高月菊:“完全是纯手工,这个鞋穿上起保健作用防潮防臭,鞋里面还加了我们本地的中药材,红花、当归、艾叶。

如今,红军鞋厂已有30多名员工,都是附近的村民,也带动了当地贫困妇女和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2015年8月,还成功创建为“陇原巧手”省级示范基地。

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鞋厂负责人 高月菊:“纯手工可以带动我们当地的姐妹们,搭个平台让她们到我这儿挣钱来,挣钱奔小康。

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鞋厂员工 刘玉芬:“我都是按天算就是计件的,一天(能做)六七双左右,一双鞋能挣多少钱?像我做的这种一双是十二块钱,就是光做个边。一个月下来能收入多少钱?我的话是两千七八。

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鞋厂员工 刘红菊:“闲的时候就来着呢,大多数来着呢,家里要忙忙的时候就不来了,家里也能顾上,家里(鞋厂)两头做着呢。

去年,哈达铺红军鞋厂鞋厂的生产规模达到2万双,利润70多万元。“红军鞋”的销路已走出甘肃,进入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哈达铺作为红军长征的转折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未来肯定会成为红色旅游的重镇,红军鞋厂也将成为哈达铺红色旅游的延伸。”高月菊相信自己会将“红军鞋”打造成哈达铺旅游的独有品牌,争取让“红军鞋”销售到更多的地方,帮助更多的乡亲共同致富。

记者:顾学云,赵芃宇,李一中,陇南台,杨雁冰,杨俊平

甘肃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