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重走长征路”省级党报联盟采访团走进甘肃掠影
甘肃,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结束地,是中国西部最早红色革命政权的诞生地,也是红军西路军悲壮历史的见证地。无数革命先辈曾在甘肃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立下了历史功勋。
80年前,流淌在甘肃土地上的红色故事,再次勾起了人们对这段革命历史的记忆。日前,“重走长征路”省级党报联盟采访团走进甘肃,用脚步丈量红军曾经走过的里程,聆听那段难以忘却的故事,寻找在新长征路上催人奋进的力量。
8月14日至8月17日,包括《南方日报》《江西日报》《湖南日报》《贵州日报》《宁夏日报》及本报在内的省级党报联盟采访团11名记者,奔赴我省迭部县、宕昌县、岷县和会宁县,沿着先辈足迹,重走长征路。
8月14日,联盟采访团在兰州集结,一大早向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进发。第一站就是距离迭部县城68公里的达拉乡高吉村俄界会议遗址。
1935年9月12日,党中央在高吉村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俄界会议。这次会议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核心地位,批判了张国焘退却主义和分裂红军的错误行为,确定了继续北上抗日的正确道路。这次会议是红军长征自遵义会议后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
俄界会议旧址的主人、藏族阿妈冷草讲述了当时她爷爷在油松小木屋接待毛主席的场景以及当时村民们救助红军的情景。同样在离高吉村不远的茨日那村毛主席旧居,53岁的桑杰像往日一样,给络绎不绝的游客进行义务讲解。桑杰说,1935年9月14日,毛主席正是在他们家的一幢木楼里,向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下达了三日之内夺取腊子口的命令。
腊子口系藏语音译,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腊子口是红军当时从川西北进入甘肃内地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之咽喉。从腊子口战役纪念馆陈列的一幅模糊的黑白照片来看,当时的腊子口比现在的腊子口要窄得多,地势要险峻得多,说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点也不为过。
接下来,发生在1935年9月16日下午4时至17日清晨的惨烈战斗,各种文献中都有详细记载。腊子口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企图利用天险腊子口将红军困死在雪山草地的阴谋,打开了红军继续北上的唯一通道。
在迭部,采访团成员还从红军后代唐玉玲的真情讲述中,了解了当时红军第一次踏进藏乡的情景,以及藏族群众从躲避红军到迎接红军进村入户的变化。唐玉玲说,父亲唐明军1933年在四川阆中参加了童子团,两年后就到这里。在一次运送弹药中被流弹击中左腿后留在村上。她说,父亲经常教育他们“要帮助人”。
宕昌哈达铺镇,有一条街很有名气,它叫“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在这条1200米长的街道上,有7处红军长征旧址。其中在大街中段,有一处邮政代办所看似并不起眼,但就是这个已有百年历史的邮政代办所,因一张报纸的出现,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5年9月18日下午,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哈达铺时,毛泽东就是在这里的一张《大公报》上发现陕北有根据地和红军的消息。
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四万多人抵达我省岷县。岷县休整期间,红军在十里镇三十里铺村葛生德家的四合院里召开了著名的“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奠定了基础。
会宁是此行赴甘采访团成员最期待的地方。因为在这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走进会师园景区,雄壮宏伟的“会师门”和“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在艳阳下挺立在景区的显眼位置。这两处标志性建筑的背后,都有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都有一段能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佳话。
在结束会宁采访活动之前,采访团全体成员在讲解员代明霞的提议下,在当年的红军演讲台诵读了毛主席脍炙人口的《七律·长征》诗词,场面令人动容。
“重走长征路”甘肃采访活动结束之际,采访团成员表达出了各自的心声。《南方日报》机动记者部突发新闻工作室副主任汤凯锋说,以前对红军长征的印象,更多的是停留在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等方面。其实,当我们用脚步丈量长征里程,挖掘流传在民间的长征故事后,才发现我们已被长征精神所深深感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是我们今天进行新的长征必须汲取的精神财富和动力源泉。”随党报联盟采访团走过10个省份的《贵州日报》采访中心副主任、高级编辑蒲学光如是说。(记者李满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