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七号搭载的缩比返回舱着陆 任务目标全部实现

27.06.2016  20:47


昨日(6月26日),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升空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安全着陆。


由长征七号搭载的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

  新京报讯 昨日(6月26日)下午,经过约20个小时在轨飞行后,作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载荷组合体里的其中一位“乘客”,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与其乘坐的“太空摆渡车”远征-1A成功分离,在东风着陆场降落。

   返回舱首次以弹道方式返回

  此次跟随长七火箭首飞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属新一代载人飞船,是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首次试验飞行。

  缩比返回舱高约2.3米,最大外径2.6米,总质量约2.6吨,采用返回舱和过渡段的两舱构型。考虑节省科研经费,此次执行任务的返回舱是正式型的缩小版。

  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飞船返回阶段,返回舱首次以弹道方式返回——在长征七号上面级和返回舱组合体分离后,指挥控制中心不对返回舱进行控制,返回舱依靠分离时的速度和姿态返回着陆。

   专门配备首顶超音速稳定伞

  返回舱在此次再入飞行过程中采取了大底朝前、小头朝后的“仰卧”姿态,安装在头顶的主降落伞系统顺势迎风开伞。为增加可靠性,除主降落伞系统,科研人员还为返回舱专门配备了中国返回式航天器使用的首顶超音速稳定伞。

  充气张开的超音速稳定伞像一顶小黄帽。一旦返回舱出现“掉头”现象,“小黄帽”可凭借风力矫正返回舱的飞行姿态,从而保障主降落伞的正常工作。

  返回舱采用新型合金材料,为中国航天器的主结构上首次使用。和当前主流的航天器铝镁合金相比,它的强度更强、韧性更足。

  据介绍,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瞄准的是中国未来载人深空探测,全方位满足后续在轨服务应用以及低成本天地往返运输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