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二院普外科经自然腔道(肛门)完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为直肠癌患者带来福音

22.07.2014  11:30

  腹腔镜治疗直肠癌是目前腹腔镜治疗消化系肿瘤最成熟的术式之一,但是在传统的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对肿瘤远端肠管的处理一直是个技术难点,而且无法避免下腹部长约5  cm的辅助切口。省二院普外科在科主任高宁主任医师带领下,在熟练掌握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基础上,近期成功开展多例经自然腔道完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避免了下腹部长约5cm的辅助切口,  进一步减轻了手术创伤,使腹部更完美,且拓宽了保肛条件,实现距肛缘4cm的直肠癌就可保肛成功,为直肠癌病人的手术治疗探索了新的途径,带来了福音。     

        病例1:患者孟金环,女,49岁,已婚,籍贯:甘肃省,汉族。患者于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有时在大便表面,有时混在大便当中,色暗红,间断出现,间期不等,无腹痛,有腹泻,无便秘和排便费力感。当时未引起患者注意,也未及时检查治疗。一月后,患者大便带血明显增多,至当地医院求诊,行直肠指诊可扪及肿块,经介绍至省二院求诊。门诊以“间断便血1月”  收住普外科。

          专科检查:胸膝位肛门指诊,可见肛门无表面皮肤破溃及红肿,直肠前壁距肛门7cm处4点位置,可扪及2x3cm大小肿块,活动度可,指诊后可见指套带少量鲜血。结肠镜检查:直肠癌钡剂灌肠:直肠占位性病变,多考虑直肠癌。病理回报:中分化腺癌。

      病例2:患者何炳奎,男,49岁,已婚,籍贯:甘肃省,汉族。患者于入院前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坠胀感,伴反复便血,喝酒后症状加重。到徽县人民医院就诊,行结肠镜检查提示:直肠癌。为进一步治疗,转诊至省二院,门诊以“直肠癌”收住普外科。

        专科检查:患者胸膝位直肠指诊见距肛门约3cm处6点至12点位置可扪及一质硬肿块,表面凹凸不平,基底部较宽。盆腔CT:直肠病变  符合直肠癌表现。病理回报:直肠管状腺瘤,伴重度非典型增生,局部可疑癌变。     

        手术治疗:两例手术均在全麻下选择经自然腔道(肛门)完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术中充分游离乙状结肠直肠系膜,并行周围淋巴结清扫,术中将结直肠拖出肛门外切除病变,保证下切缘距肿瘤1.5cm以上。冰冻切片无癌残留。经肛门行结直肠器械或手工吻合。并于腹腔内放置引流管。术程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室给予抗炎止血对症治疗。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手术切口愈合良好,饮食及夜间睡眠佳,行化疗治疗,无明显不适。化疗结束后复查未见明显异常。准予出院回家休养。

体会:传统的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保肛手术,处理肿瘤远端肠管需在腹壁切长约5cm的辅助切口,手术中关键的肿瘤切除及结、直肠或结肠、肛管吻合等操作都必须经腹部辅助切口完成。随着腹腔镜器械设备的完善及技术的不断积累,腹腔镜在直结肠外科领域的应用范围得到不断发展和深入。腹腔镜治疗直肠癌微创优势明显,对于符合腹腔镜手术适应症的直肠癌,其肿瘤根治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并无差别。特别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更是开腹手术无法比拟。

  省二院普外科主任高宁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在熟练掌握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基础上,近期成功开展多例经自然腔道(肛门)完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肿瘤的切除及肠管吻合均通过肛门这一自然腔道完成,完全避免了下腹部长约5cm的辅助切口且肿瘤切除在直视下完成,避免了盲切,更加精细。进一步减轻了手术的创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而且拓宽了保肛条件,使距肛缘4cm以上的直肠癌实现保肛成功,为直肠癌病人带来了福音。(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传统开腹手术与腔镜辅助手术切口对比

 

                                                            直肠癌传统开腹手术切口

                                             

 

                省二院普外科经自然腔道完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