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记录丝路的变迁

23.11.2015  11:33

中国导演覃珍与前苏联导演什澳德洛夫

电影海报(吉光安提供)

    其实世界上最早的电影主要是以纪录片为主。纪录片的核心是强调真实,它要求创作人员要以真实的生活为创作素材,将艺术的视角对准真人真事,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引发人们思考的艺术作品。解放后,兰州最早“触电”的也是一部纪录片,这就是由前苏联和中国合拍的纪录片《阿拉木图—兰州

    中国幅员辽阔,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一些国家一直对此充满了向往与神秘感。自电影纪录片传入中国后,一些外国人也随之进入中国进行电影纪录片的拍摄。据一些资料统计,至辛亥革命前,外国人在中国拍摄的纪录片有50多部。

    上世纪20年代,随着民族资本纷纷投资电影业,这个时期建立的大量影片公司也促进了新闻纪录电影的发展,此时的人类学纪录片初现端倪。抗日战争暴发后,中华民族奋起抵抗外辱,许多影片公司都认识到了拍摄抗战新闻纪录片的意义,纷纷派出摄制组奔赴战场拍片。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延安电影团接收了东北的敌伪电影机构,并成立了东北电影制片厂,从而一些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场面被拍摄下来,如长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等。新中国成立后,电影纪录片从主要报道军事斗争转为全面报道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情况。如,在此一时期拍摄的有《长江大桥》、《第一辆汽车》、《鞍钢在建设中》、《临清竹器合作社》等一大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纪录片。

    1957年,根据中、苏两国文化部的协议,由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和苏联莫斯科科学普及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纪录片《阿拉木图—兰州》,这是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第一部与国外合拍的影片。这部纪录片由符拉基米尔·什澳德洛夫(亦翻译为B·A·史涅伊吉洛夫)任总导演、覃珍任导演。

    其中苏联导演什澳德洛夫早在1925年就来到中国,当时受到冯玉祥将军的热情接待,并拍摄了两部纪录片:《伟大的飞行与中国国内战争》和《上海纪事·1927》。当时苏联《真理报》曾对该影片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它“不是通常所理解的新闻片,影片达到社会生活史诗的宏大规模”。

    后来什澳德洛夫写过一篇回忆文章《1925年我是怎样在中国拍摄电影的》,他借飞机飞行为线索,写到他在中国拍摄电影的时间是1925年七八月间,正是五卅运动之后,全国掀起反帝高潮的时候,他们要拍摄现代中国和中国人民蓬勃高涨的人民革命运动的材料,以告诉苏联和世界人民关于中国的真实情况。进入中国的第一站是张家口,拍摄了冯玉祥将军检阅自己的军队,军队操练和演习,冯玉祥还发表演说并和士兵一起高唱反帝歌曲。他们到了北京,当时北京还是军阀段祺瑞执政,他们拍摄了外国使馆区——东交民巷,拍摄了北京的古代建筑。他们觉得北京不足以表现中国,然后到了上海,这时正值上海五卅运动之后,全世界充斥着英国、美国和法国电影公司歪曲事实的新闻片,因此他们一定要拍摄真实的情况来告诉全世界。在黄浦江上,他们拍摄了停泊在江中、炮口对准中国工人区的英、美、法和日本军舰,还到军舰近旁,向甲板上进行拍摄,很有意思的是拍到一个画面是用铁丝网笼罩着甲板以保护军舰。在上海租界里,他们拍摄华丽的大厦、商店的橱窗,也拍摄低矮的茅屋和街角的垃圾堆,美国酒吧、外国银行……他们的拍摄得到上海总工会的帮助。在日本纱厂、化学制造厂他们拍摄到厂主剥削女工和童工以及工人大罢工后工厂的不冒烟的烟囱,同工贼斗争的纠察队员,以及聚集在广场上群情激愤参与斗争的工人群众,还拍摄到工会的一次为排成长长行列的罢工工人发放救济的场面。然后他们又到了当时革命的中心广州,拍摄了广东革命政府,党和社会团体的杰出人物,拍摄了被逮捕的工贼反革命分子以及对他们的公审。还拍摄到叛乱军阀的司令部,也拍摄了黄埔军官学校学员的演习、训练以及游行集会等活动,还拍摄了广东工人近卫队,农民的劳动和生活,反映出当时广州的复杂斗争情景。这部影片制成后不仅在苏联上映,而且在欧洲以《东方之光》为名映出。第一次向全世界真实地报道了中国以及中国人民开始奋起抗争,争取独立而进行斗争的情景。正像作者说的,这次拍摄的态度是“出于友谊和对这个正在为自由而英勇斗争的国家无限尊重”。影片“回击了帝国主义捏造事实的新闻片,告诉人们关于中国的真实情况”。这部影片具有的重大意义在于是第一次把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真实情况公之于西方观众面前。后来什澳德洛夫还写了《两次旅行中国》这本书,其中第二次旅行中国,即指他率摄影队,沿着古丝绸之路拍摄《阿拉木图—兰州》的情景。什澳德洛夫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看到了中国翻天复地的变化,以热情的笔触描绘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山川文物,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丰功伟绩。

    《阿拉木图—兰州》的中方副导演员为覃珍,她生于1920年,早年去了延安,在延安中学任教。在延安,她认识了孙泱(即朱德秘书,著名导演孙维世的哥哥),不久结为夫妻。解放后,覃珍任电影局制片处副处长。在此之前的1954年,覃珍还负责编导了纪录片《鞍钢在建设中》,这是一部较早拍摄和完成的反映“一五”工业建设的纪录片。鞍钢是日本人占领东北时建立的,鞍山解放时遭到日伪的严重破坏。建国伊始国家就制定了鞍钢发展计划,1953年在苏联援助下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影片表现了鞍钢工人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建设,以及为大规模建设需要而培训职工和转业战士等活动。

    1957年正是“中苏友好蜜月期”,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活动时,根据两国文化部的协议确定,两国共同组成以“阿拉木图———兰州”铁路为贯串线的同名电影摄影队,沿线拍摄以介绍地理风貌的专题影片。

    阿拉木图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的首府,也是中亚最大的城市。

    联合摄影队由前苏联功勋导演什奈德洛夫挂帅执导,中方导演由覃珍合作主持,摄影师由双方共担。苏方摄影队自阿拉木图驱车前来我国,名为沿途拍摄,实则只拍了中苏国境上国门入境的简单场景。入境后他们拍摄了新疆克拉玛依附近的乌尔禾风城雅丹地貌,乌尔禾风城也称魔鬼城,因此影片中做了一些神秘的故事化描述。尔后着重考察了新疆精河县附近的艾比湖,艾比湖是新疆第一大盐水湖,这里矿产极为丰富,摄影队通过对这里的考查拍摄,还补充和更正了早期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考察纪录的不实之处。

    苏方摄影队沿着古丝绸之路边拍边前进,我方摄制人员在新疆呼图壁与其汇合,此后才是双方合拍。在合拍中,我省敦煌的千佛洞成为重头戏。当时正值“蜜月期”,千佛洞对他们是全开放的。在此摄影队拍摄了十万英尺胶片,后来,苏方又将这些胶片作为素材,象书籍中的抽印本一样,单独编制了敦煌专集影片,并另外发行了幻灯片。

    当年兰新铁路铺轨到甘肃安西县峡东站,所以自峡东站以东,摄影队拍摄的影片始见铁路镜头。

    摄影队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东行,经河西走廊,于1957年12月初到达兰州。尽管当是已是冬季,黄河两岸树木都已凋零,天寒地冻,但摄影队却开始拍摄了一些热火朝天的工业建设情景,如兰炼、兰化、热电厂工地。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也恰逢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所以全国上下掀起一场大干快上,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所以这些劳动的场景被收入了镜头。同时,摄影队还对兰州市的市容市貌进行了拍摄,其中兰州名胜五泉山和黄河铁桥,以及西北民族学院等也纷纷入镜。

    当时,由于兰州街道上汽车行驶的较少,该摄影队就将自己的越野车客串为“演员”,在拍摄部分街巷时,就让越野车驶过。顺便提一下该摄影队的驾驶员柯尔金诺夫,其颇富传奇色彩,二战期间,他曾是海军航空兵上校,一次他驾机与敌人空战,可是不幸被敌机击中,他竟然从两千米高空无伞跌落后奇迹生还,原来是山坡上厚厚的积雪救了他一命。接着他悄悄潜入敌军机场,“”了一架飞机胜利返航。

    在联合摄影队真可谓人才济济。其中中方的摄影蒋伟也值一提,蒋伟1937年入上海艺华影业公司洗印部当学徒,由摄影助理到上海“国泰”影业公司摄影师。此后又任香港“永华”、“长城”影业公司摄影师,在香港拍摄进步影片《花花公子》被港英当局驱逐出境。此次随《阿拉木图—兰州》联合摄影队担任摄影的同时,他还任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副厂长。

    最后,该摄影队在结束了在兰州近一个月的拍摄后,所有的机器设备及车辆从兰州用火车运往北京,所以在该片的结尾部分,有一个镜头,就是车队驶过天安门广场。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苏合拍的《阿拉木图—兰州》这部大型彩色地理片,正是沿着当时正在筹建修筑的“阿拉木图—兰州”新铁路干线而拍摄,而这条路线又与古老的丝绸之路相重合。因此在影片中,不乏戈壁、荒漠、绿洲等镜头的出现,特别是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兰州,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成一个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如今恰逢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古老的丝绸之路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同时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这部影片,我们回首当年的建设者不畏困难,那种战天斗地的豪情仍不乏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