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件“镇馆之宝”待估身价
民国时期的“学戏文契”
清代艺人绘制的精美脸谱
清乾隆年间木刻本《菩萨买药》
兰州晚报讯(记者高宏梅文图)5月18日记者获悉,第一届全国文物普查启动的馆内藏品文物鉴定定级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位于兰州的中国秦腔博物馆的馆藏级宝贝将在这次文物定级中“出阁”待估身价。据了解,现在馆藏于金城关的中国秦腔博物馆的13件“镇馆之宝”将根据其价值评定等级。千余件馆藏品种类丰富
在西北地区,甘肃被称之为秦腔大省,因此被顺理成章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了这样的背景,中国首个秦腔博物馆便在兰州应运而生。从2010年至今,作为我国第四个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斥资上千万元打造的秦腔博物馆收藏的藏品已达千余件,并且涵盖了剧本、脸谱、节目单、物品、史料、秦腔音乐及光盘、戏票7个大类,堪称国内同类专题博物馆中藏品最为丰富的一家。据记者了解,现在馆藏藏品从最早的秦腔唱本、钢印本唱本、脸谱、老杂志、老戏票、演出说明书、人工手画戏服、整套的木偶戏箱、唐代戏俑,到戏曲题材的剪纸、邮票、工艺品,凡是与秦腔发展有关的东西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它们的身影。或在一隅,或在醒目位置向人们诉说着秦腔艺术的生命不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连陈光等诸多老一辈文化工作者和张憨虎等众多的民间艺术家还纷纷将毕生的珍藏和家传的珍贵戏剧文物捐赠给博物馆。
市文物局局长赵中东告诉记者:“就如所有的戏曲艺术一样,目前国内官方文库的有关存档还是比较稀少,因此多年来对于戏曲专业馆藏品的征集克服了重重的困难,但也蕴含了众多‘秦腔人’以及戏曲界老前辈的心血和寄托。希望此次鉴定定级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中国秦腔博物馆在国内同类戏曲行业博物馆中的学术地位,更能通过对秦腔艺术研究的助力唤起民间人士对充实馆藏品的重视,使未来的中国秦腔博物馆能够向世人充分展示出秦腔艺术的神韵风采。”
镇馆之宝件件不一般
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收集戏曲文物资料的工作相对滞后,绝大部分有价值的戏曲文物都已散失。即便如此,馆内现有藏品中一个出自清末民初的秦腔木偶戏戏箱却被称之为“镇馆之宝”。之所以被冠以这样的称号也是有原因的。市文物局副局长陈世忠说:“鉴定一件藏品是否可称之为文物的依据,主要来自3个方面: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针对秦腔文物来说,这件藏品不但要拥有一定的存在历史,更要在秦腔艺术的发展阶段中,具有一定的艺术代表性和说明性,并在某一方面如服装、音乐等,体现出了重要的价值。这副木偶戏戏箱,无疑便具备了这三点要素,从而显得极为珍贵。”
经鉴定,木箱里面的物件都十分有来头,清末民初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偶头、清末民初的戏服,为后世提供了研究秦腔木偶戏发展的重要物证资料。
其次是馆内的《菩萨卖药》“孤本”,这也是国内最早的剧本。在秦腔艺术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琳琅满目的剧本,曾满足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精神需求,更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秦腔演出的繁荣发展。由于大部分剧本皆以艺人“腹本”的形式传世,少见于文字记载,“孤本”更是千金难求。在此前提下,清乾隆年间的木刻本《菩萨卖药》,是至今在国内被发现的唯一一本最早的地方戏曲印本,对早期秦腔剧目的研究提供了最有价值的依据。
“对于文物的价值来说,‘唯一’的概念显得非常重要,像《菩萨卖药》剧本,就因其‘仅存’的特点,表现出了文物稀有性与珍贵性,意义十分重大。”中国秦腔博物馆专家、著名剧作家李智说。除了这个可贵的“孤本”外,秦腔博物馆的剧本馆藏已收集到近千出剧本,并分为清代木刻本、民国初年石印本、民国时期铅印本等8类不同版本。
戏剧背后的故事
你见过戏剧演员“卖身契”吗?李智在采访时说:“过去人们只知道秦腔有‘科班’艺徒,还没有听说过立‘卖身契’的。当年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程砚秋,曾从师荣蝶仙,他是写了文契的,经常挨打挨骂,尝尽艰苦,后经名士罗瘿公为其赎身,才脱离苦海进入玉瑶卿班学艺。”要了解旧时演艺界习俗状况,最直白明了的资料莫过于一纸文契,而我国至今发现的唯一学戏文契,就收藏在中国秦腔博物馆内。一张泛黄的纸张记录着民国戏曲演艺界的盛况与沧桑,也让人们看到了民国时期拜师求艺的契约。
秦腔演员的脸谱似乎千变万化,因此,收藏脸谱成为博物馆的重要工作。目前,秦腔博物馆内收藏的秦腔脸谱有清代艺人所画脸谱、兰州秦腔耿家脸谱、兰州民间班社(苦水苗家班)存留的脸谱、陕西画家杨新德所画的脸谱等8种之多。其中,17幅苗家班脸谱因其完整的保存、完好的状态赋予了较高的艺术价值。清代艺人所画的10幅脸谱,也真实还原了秦腔脸谱早期的谱样,展示了清代秦腔脸谱旋纹多和注重额、眉、脸腔勾法的特点。
除脸谱之外,馆内所藏的秦腔演出节目单、戏票、秦腔剧目砖雕甚至戏曲香烟牌子等五花八门的藏品,都印证了秦腔在我省悠久而灿烂的发展历史。此次拟参加文物定级活动的13件藏品,皆具亮点,各有千秋,对于秦腔艺术在兰州的起源发展研究,都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