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件“镇馆之宝”初露“真容”

20.05.2015  05:18

5块清代砖雕之一

清乾隆年间木刻本《菩萨买药

民国时期的“学戏文契

清代艺人绘制的精美脸谱

    秦腔是中国戏剧百花园里的重要成员,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肃兰州是秦腔艺术的重要传承地,正因为有着这样特殊的人文和地理环境,中国首个秦腔博物馆便在兰州应运而生。近日,为了促进秦腔文化遗产的研究体系发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价值,中国秦腔博物馆拟在第一届全国文物普查的进程中,启动馆内藏品文物鉴定定级活动。出自清末民初的木偶戏戏箱、民国时代的苗家戏班脸谱、木刻本剧本《菩萨卖药》等13件年代久远、在秦腔艺术发展历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的“镇馆之宝”,将接受来自省文物局及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的鉴定,并根据其价值评定等级。

    丰富馆藏向世人展示秦腔神韵

    2010年至今,尽管中国秦腔博物馆建成开馆只有短短5年时间,却已经孜孜不倦的坚持了8年多的广泛收集和积累,使得目前馆内藏品达到了千余件,涵盖了剧本、脸谱、节目单、物品、史料、秦腔音乐及光盘、戏票7个大类,堪称国内同类专题博物馆中藏品最为丰富的一家。

    中国秦腔博物馆陈展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作为我国第四个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斥资上千万元打造的精美陈展博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在布局考究、环境典雅的主题陈列中,充分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展示了8年来征集到的大部分珍贵秦腔实物资料。从最早的秦腔唱本、钢印本唱本、脸谱、老杂志、老戏票、演出说明书、人工手画戏服、整套的木偶戏箱、唐代戏俑,到戏曲题材的剪纸、邮票、工艺品,以及一张张记载着戏曲发展重要历史事件的老照片,都在悄然无息中讲述着这一古老艺术奇葩的粉墨春秋史。特别是,除了一直不懈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征集戏剧文物,陈光等诸多老一辈文化工作者和张憨虎等众多的民间艺术家还纷纷将毕生的珍藏和家传的珍贵戏剧文物捐赠给博物馆。

    市文广局党组成员、市文物局局长赵中东告诉记者:“就如所有的戏曲艺术一样,古老的秦腔艺术发祥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目前国内官方文库的有关存档还是比较稀少,因此多年来对于戏曲专业馆藏品征集方面的完善工作克服了重重的困难,但也蕴含了众多‘秦腔人’以及戏曲界老前辈的心血和寄托。我希望此次鉴定定级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中国秦腔博物馆在国内同类戏曲行业博物馆中的学术地位,更能通过对秦腔艺术研究的助力唤起民间人士对充实馆藏品的重视,使未来的中国秦腔博物馆能够在秦腔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发挥出愈加重要的作用,向世人充分展示出秦腔艺术的神韵风采。

    小小木偶还原清末秦腔发展大风貌

    秦腔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它以鲜明的民族特征,在我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建国后收集戏曲文物资料相对滞后,绝大部分有价值的戏曲文物都已散失,致使博物馆的征集收藏工作极为艰难。在馆内现有藏品中,一套经初步考证推测,出自清末民初的秦腔木偶戏戏箱,显得十分引人注意。这套木偶戏箱中,不但有清末民初至建国初期的木偶头,更有清末民初的戏服。丝绸制成的戏服虽已不复昔日光鲜艳丽,却还原了当时甘肃秦腔发展的盛况,为后世提供了研究秦腔木偶戏发展的重要物证资料。

    市文物局副局长陈世忠说:“鉴定一件藏品是否可称之为文物的依据,主要来自3个方面: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针对秦腔文物来说,即这件藏品不但要拥有一定的存在历史,更要在秦腔艺术的发展阶段中,具有一定的艺术代表性和说明性,并在某一方面如服装、音乐等,体现出了重要的价值。这套木偶戏戏箱,无疑便具备了这三点要素,从而显得极为珍贵。

    最早剧本《菩萨卖药》已成国内“孤本

    “唐三千,宋八百,说不完的列三国”,自古民间便对戏剧剧本有着这样的说法。在秦腔艺术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琳琅满目的剧本,曾满足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精神需求,更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秦腔演出的繁荣发展。由于大部分剧本皆以艺人“腹本”的形式传世,少见于文字记载,因而散失在所难免。

    经过种种渠道与方法,博物馆已收集到近千出剧本,分为清代木刻本、民国初年石印本、民国时期铅印本等8类不同版本。其中,最为珍贵的便是清乾隆年间木刻本《菩萨卖药》,它是至今在国内被发现的唯一一本最早的地方戏曲印本,对早期秦腔剧目的研究提供了最有价值的依据,特别是为考证古代“变文”至戏文的演变,提供了极为难得的资料。

    “对于文物的价值来说,‘唯一’的概念显得非常重要,像《菩萨卖药》剧本,就因其‘仅存’的特点,表现出了文物稀有性与珍贵性,意义十分重大。”中国秦腔博物馆专家、著名剧作家李智说:“还有一种情况可以称作‘名人效应’,比如清末木刻本《德娃走雪》,是以清末时期红极一时的坤伶德娃的名字来命名,这种用演员名字烘托剧本影响力的作品,在国内尚属首例,在国外也是很少见的,可以说明这位演员在当时的影响力。这种文物因与某个名人有深切渊源,具备了独特的艺术代表性,从而提升了自身价值。

    一纸文契呈现旧时“演艺圈”习俗

    俗话说“行有行规”,要了解旧时演艺界习俗状况,最直白明了的资料莫过于一纸文契,而我国至今发现的唯一学戏文契,就静静地躺在中国秦腔博物馆内,泛黄的纸张诉说着民国戏曲演艺界的盛况与沧

    桑。这本文契,呈现的是一份难得的民国时期拜师求艺的契约,对后世了解旧时演员学戏经历以及演艺界习俗,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

    李智对每一件馆藏都视若奇珍,特别是说起那些被誉为镇馆之宝的藏品更是如数家珍,他说:“过去人们只知道秦腔有‘科班’艺徒,还没有听说过立‘卖身契’的。当年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程砚秋,曾从师荣蝶仙,他是写了文契的,经常挨打挨骂,尝尽艰苦,后经名士罗瘿公为其赎身,才脱离苦海进入玉瑶卿班学艺。这个‘文契’为写文契学艺提供了难得的实证,所以价值十分珍贵。

    张张脸谱生动重现“苗家班”风采

    脸谱,是我国戏曲艺术中既独特又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秦腔来说也不例外。一张张工笔细描的脸谱活灵活现,使人们熟悉的戏曲人物呼之欲出。目前,博物馆内收藏的秦腔脸谱共有清代艺人所画脸谱、兰州秦腔耿家脸谱、兰州民间班社(苦水苗家班)存留的脸谱、陕西画家杨新德所画的脸谱等8种之多。其中,17幅苗家班脸谱因其完整的保存、完好的状态赋予了较高的艺术价值。清代艺人所画的10幅脸谱,也真实还原了秦腔脸谱早期的谱样,展示了清代秦腔脸谱旋纹多和注重额、眉、脸腔勾法的特点。

    除脸谱之外,馆内所藏的秦腔演出节目单、戏票、秦腔剧目砖雕甚至戏曲香烟牌子等五花八门的藏品,都印证了秦腔在我省悠久而灿烂的发展历史。此次拟参加文物定级活动的13件藏品,皆具亮点,各有千秋,对于秦腔艺术在兰州的起源发展研究,都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强力依据。

    陈世忠告诉记者:“参与定级仅仅是对文物自身价值级别的一个鉴定,面对戏曲文物的大量散失与戏曲文化的濒危,下功夫去收集、收藏戏曲文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明天而收藏。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若干年后,后世的人们想要了解秦腔文化,能够有史可寻,有物为证。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戏曲文物藏品的价值必定会越来越高,与秦腔在甘肃的璀璨发展一样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记者李超实习生杨扬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