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我国已经与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达成会计准则趋同路线图,面对IFRS9的发布,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将何去何从?趋同不是等同,我们要从IASB与FASB( 美国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演进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合理选择趋同路线上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
国际上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对于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上,IASB和FASB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在国际趋同背景下,首先要对IASB和FASB的经验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学习。
(一)IASB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从IASB准则制定的历史回顾中与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逐步演进中不难发现,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始终是准则制定与改进的关键和难点问题。总体上,各方支持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但是每一次对于准则的修订,都存在公允价值计量范围扩大“度”的把握问题。理论界往往支持和加紧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实务界往往担心公允价值计量范围盲目扩大会带来不良的经济后果。IASB也在不断协调各方的利益,一方面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需要致力于准则的制定和修改;另一方面致力于公允价值相关技术的开发,最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范围在动态平衡中得到了相应的改进和拓展。
(二)FASB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努力,FASB顶住了各方的压力,积极推进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从最初的公允价值计量尝试、到混合计量模式的应用、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广泛应用,现在FASB仍在致力于积极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技术与理论,积极推进金融工具的全面公允价值计量。
在推进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过程中,FASB首先从金融工具入手重点研究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然后以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为着力点,逐步将结论的适用性扩展至金融工具以外的项目,最终大力推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以公允价值会计代替历史成本会计,形成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的新型会计模式。
影响会计计量模式选择因素的国际比较
影响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相关因素有很多,我国的影响因素具体情况如何?与欧美国家的异同点在哪里?这些将综合影响我国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与国际趋同。
欧美国家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企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换货币。生产资源一般都是私人所有,而非政府所有,市场是资源分配的重要因素。所有权和经营权一般是分离的;社会生产资源的分配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的,证券市场比较发达。企业的资本主要从资本市场获得,资源的委托方是一些与受托人“素不相识”的公众,他们在受托人的眼里是模糊的,他们以投资收益为目的。企业一般不仅从金融机构和个人集团筹资,而且还通过发行权益性证券和债务性证券在社会上公开集资,这些证券在证券市场上可以广泛地进行买卖。
总体上来说,我国产权市场不活跃,缺乏公平价格的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低,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大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相当部分的资产和负债,还找不到可观察的市场价格。我国资本市场总体特征上是“新兴加转轨”,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大部分还是国有控股,所有者缺位比较严重,相关 法律 法规处于不断完善和建立之中,变更速度快。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市场规模和容量还偏小,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行业整体表现情况就可以带动大盘的走向,波动性相对强。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参与程度不足和发展不规范, 私募 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较为缓慢,市场影响力较小,管理机制落后,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等,资本市场弱势有效。
国际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对我国的启示
从IASB和FASB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历程中,可以清晰地发现三个特点,这是我国在选择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的时候需要参考和借鉴的。
(一)良好的市场环境作支持。美国和欧洲国家作为公允价值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源于发达的资本市场所带来的金融工具日新月异对计量属性提出新的要求,以及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带来的信息使用者更倾向于关注信息的相关性,这些都说明公允价值的应用还需要有相适应的外部环境。而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形成,但这种体制的转型并没有完成,市场分割现象严重,不能完全提供所需要的公允价值的信息,公允价值很难达到公允。盲目的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造成信息失真。所以我国在推行公允价值的时候要密切关注市场环境的发展。
(二)根据环境的发展循序渐进完善政策。IASB和FASB在推动公允价值计量发展的时候受到了很多阻碍,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市场环境的完善以及金融危机的推动才最终形成现有的模式。
我国在2006年才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引入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面对当今IASB和FASB提出的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的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我国属于起步晚,从时间上看还将有一段路要走,包括我国金融工具准则与实务的磨合,根据国情逐步修订准则等,应该采用一种渐进式趋同模式,不能一蹴而就。
(三)加强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和技术开发。IASB和FASB都不断加强公允价值理论和技术开发,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体系完整和技术成熟度是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重要保障。FASB在使用公允价值时的主线很明确:一是加大现值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力度;二是突出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披露中的核心作用。FASB在2000年的SFAC7中,首先在概念框架的层次把公允价值作为主要的计量基础,2006年FASB发布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制定了独立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规范公允价值相关理论和实务。IASB也在2005年9月将“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列入其日程,开始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研究和开发的实质性工作,旨在为企业按现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要求,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提供指南,并增加公允价值在各项具体准则中的统一性。IASB将重点研究公允价值概念、公允价值计量框架、公允价值披露、公允价值计量指南的简化等问题。其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包括清晰的公允价值国际定义在内的计量框架。它并不是要改变当前具体会计准则中所规范的公允价值计量范围,而是为进一步扩大公允价值计量范围尤其是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范围做技术支撑和积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