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支持家庭农场发展
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的探索实践,目前在各地衔枚疾进。
这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相关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对 央行 《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的积极响应。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生产经营组织,是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结合如皋农商行在“金融支持家庭农场”方面的创新实践,笔者认为,在支持家庭农场发展方面,金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加强调查研究,找准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的切入点。
一要健全家庭农场基础信息档案。涉农金融机构应当主动与当地农委对接,获得该地区注册和认证的家庭农场清单,对照清单实行“名单制”管理服务;分支机构逐户走访辖区内的家庭农场,为每个家庭农场建立信息档案,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其基本要素、资产负债规模、生产经营投入与产出、信贷资金需求等情况,并将收集的信息导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潜在客户模块进行管理。
二要建立家庭农场跟踪服务机制。家庭农场基础信息档案建立后,要采取每月上门服务、每旬电话沟通等方式,及时关注家庭农场建设、生产、经营状况和金融需求,拟定每个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意向,做到“户户必走访,户户有说法”。
三要完善家庭农场服务配套措施。首先,积极与当地政府对接,通过召开“银政企”对接会、“家庭农场现场会”等形式加强三方对接与合作,通过农委、乡镇政府及时了解当地新增的家庭农场,做好配套服务,积极争取当地政府、财政等方面的支持。其次,会同农委、农办、农机局等部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定期召开座谈会,关注和研究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共同强化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分解各自在金融支持家庭农场方面的任务,细化相关工作。再次,借助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对各镇、各村有影响力、关注度较高的家庭农场进行重点报道,起到以点带面、以一传十的效果。
其次,要加强组织推动,搭建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的有效载体。
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副行长为组长、零售业务部总经理为副组长、相关支行行长为组员的工作小组,组织支行对辖内家庭农场进行全面走访了解,根据每个家庭农场的经营项目特点和经营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支持规划。
另一方面,要加强绩效考核。比如在金融支持家庭农场活动期间,可给予新增家庭农场贷款的客户经理每户一定数额的奖励,对于未有新增的相关支行给予全辖区通报批评,对于应建档而未建的,档案要素缺失或错误的,发现一户给予经办客户经理相应罚款。
再次,要加强金融创新。“土地、资金、人才”是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三大要素,缺乏有效抵押是家庭农场融资不畅的最大原因。随着家庭农场流转土地、基础建设投入、购置大型农业机械、批量采购生产资料的增多,家庭农场主金融需求由过去的小额信贷需求向规模化金融需求转变,融资需求较传统单一的农户贷款额度增大,期限也逐渐转向中长期。涉农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家庭农场新的融资特点和生产经营特点,创新贴近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和实际的产品。
最后,要加强银政对接,探索金融支持家庭农场的新途径。
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使农业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结合更加紧密,“公司+基地+家庭农场”、“公司+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农户”、农超对接等产业链合作模式将成为常态,不断延伸的农业产业链需要更加健全的资金循环体系支撑,对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为银行开展全流程的产业链金融创造了条件。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产业链合作模式进行各种信贷支持,把金融服务延伸到家庭农场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另一方面,政府除了建立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提供农业补贴外,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破解农村土地流转瓶颈。农村土地能不能顺畅的流转,关系到家庭农场能不能可持续的发展,也关系到银行能不能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农房等开展相关的业务创新,进一步解决家庭农场的融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