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动手指点平台 农货卖到大山外——农行甘肃分行“金穗e融”系统服务“三农”发展侧记

17.11.2014  16:14

静宁县李店乡一位果农刚刚通过“金穗e融”平台卖出苹果。他的果款被全部转入手中的“惠农”卡。牟健  摄

人民网兰州11月17日电(牟健、呼双鹏)苹果成熟了不在果园里等客商,天天趴在电脑旁;苹果销售后,不再拿着现金跑银行,一张卡里全到账......11月,甘肃苹果种植、出产大县静宁的苹果集中上市,然而对于当地果农,今年销售苹果的过程,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致富平台”解农民“买卖”之忧

以前卖苹果,都是在地头等着收购商来,果农没有主动权。现在有了‘致富平台’,我们可以把自己家有多少苹果、什么规格、预期的价格都发到这个平台上。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收购商知道我们的信息,从而拓宽销售的渠道,卖出好价格。”甘肃省静宁县李店乡果农马伍多开心地说。

马伍多和众多果农口中的“致富平台”,便是农行甘肃分行研发、推出的“金穗e融”销售系统。

2014年10月底,由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研发的“四融”平台正式投产上线,作为“融通”、“融智”、“融资”、“融商”四大功能之一的“融商”功能,成为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重要突破口。

据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韩国强介绍,在服务“三农”实践中,我们发现农民脱贫致富不仅缺资金、少信息、短能力,“买难卖难”也是关键的制约因素,农民发展生产往往赚了吆喝不赚钱,“融商”平台便是着眼农民“买卖”之忧。

金穗e融”服务三农“零距离

有了这个平台,我们收购商也不用天天跑果园,只要在终端或者电脑上查看农户发布的销售信息,就可以知道哪里有苹果、什么规格、多少价格。”静宁常津果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常继锋说,“而且,如果和农户达成销售协议,销售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终端直接把钱打到农户的卡里,这样一来我们果商和农户都不用天天揣着大量的现金到处跑了。

常继锋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公司收购的苹果有1.5万吨,其中通过农行‘金穗e融’平台收购的苹果就有1万吨,明年应该会全覆盖。

农行静宁支行行长李向明是接触静宁苹果最多的人。“以前农户和收购商之间只有见了面才可以沟通。如今,‘金穗e融’平台通过遍布全省行政村的农行电子网络和惠农服务点,为客商和农户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实现了空间上的‘零距离’。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投入使用的“金穗e融”系统还将开发和涉及更多甘肃省各地特色农产品,以丰富该系统在农村的实用性,也可以吸引更多不同的农产品客商。

农行庄浪支行行长贾治国表示,目前“金穗e融”平台在庄浪主要涉及的农产品也是苹果,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积极联系当地政府,通过专人,录人其他农产品信息,以此来扩充和丰富平台内容。同时,有了之前卖苹果所取得良好收益,再去开展这项工作,便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户的认可。

四融”平台成就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服务三农‘四融’平台,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对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新思路、新探索、新模式,对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将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农行平凉分行行长史砾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穷则思变。落后的销售模式、闭塞的市场信息曾一度成为甘肃乃至全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在长期服务“三农”发展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的农行甘肃分行,积累了服务品牌和服务优势,“四融”平台则恰恰集合和利用了这些优势,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数据统计显示,截止11月16日,农行甘肃分行“四融”平台累计注册客户8444户,“惠农融商”已完成交易订单1815笔,交易额24380.02万元,发布信息10647条。

根据发展规划,农行甘肃分行将利用3年时间在甘肃省行政村做到“四融”平台全覆盖。具体为2014年底布放“四融”平台服务终端500台,2015年达到5000台,2016年实现全覆盖。

韩国强表示,服务“三农”是农业银行永恒的主题,也是农业银行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投产上线的“四融”平台让农民在发展生产上没有了前瞻之虑,更没有了后顾之忧,积极性就会提高,生产收益就会增加,脱贫步伐就会加快;对企业来说,农副产品收购加工企业可以减少交易环节,提高经营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增加销售利润。

四融”平台将进一步拓宽农村金融渠道,丰富“三农”金融服务,优化农村金融环境,活跃农村金融市场,进而助力农村经济健康、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