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梃裹蒸

12.11.2014  12:22

    赵挺之是李清照的公爹,他跟黄庭坚势不两立。

    为什么要跟黄庭坚势不两立?因为黄庭坚不止一次取笑过他。他年轻时跟黄庭坚同事,两人一起在单位值班,单位食堂接受点餐,他老是点“蒸饼”。蒸饼就是馒头,馒头太普通了,所以黄庭坚笑他土鳖,这个咱们上回已经说过了。

    还有一回,赵挺之说他们老家“最重润笔,每一志成,则太平车中载以赠之”(《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1),乡里死了人,死者家属请人写墓志铭,给稿费给得特别多,写一篇墓志铭,能挣一车稿费。黄庭坚在旁边冷嘲热讽:“你说的那一车稿费全是萝卜和酱瓜吧?”他听了,“衔之切骨”,恨黄庭坚恨到了骨子里。

    宋朝文人偏于阴柔,恨一个人,不当面讲,等着秋后算账。宋哲宗即位,赵挺之当监察御史,有资格挑百官毛病,他开始挑黄庭坚的毛病。黄庭坚工作上没毛病,他拿生活作风说事儿,说黄庭坚“恣行淫秽”,私生活放荡得很,不配做官。苏东坡跟黄庭坚有交情,替黄庭坚辩护,结果他连苏东坡也恨上了:“苏轼专务引纳轻薄虚诞有如市井徘优之人以在门下,取其浮薄之甚者力加论荐。……考其设心,罪不可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7)苏轼专门结交恶俗不堪的市井之徒,连黄庭坚这样的坏蛋他都敢保荐,真是居心叵测,罪该万死。后来苏东坡被流放到广东,黄庭坚被流放到广西,都跟他有关系。

    在宋朝士大夫舆论中,赵挺之的名声很不好,一是因为他支持过王安石变法,二是因为他排挤过苏东坡和黄庭坚,除此之外还有第三条原因:他降低过太学生的伙食标准。

    早先蔡京当政,为了攒人品,厚待太学生,太学里天天都有肉包子吃。后来赵挺之做宰相,嫌蔡京“费侈无度”,花钱花得太多,为了替朝廷节省预算,他把太学生的伙食给换了,肉包子换成了实心馒头。吃实心馒头需要炒菜,仍然不够经济,他又给换成“金挺裹蒸”。

    金挺就是金锭,宋朝金锭是长条形的,把面团擀薄,抹上油,撒上盐,来点儿葱花,卷成长条,上笼蒸熟,就是传说的金挺裹蒸。吃这种食品无需佐菜,最为经济实惠,可是没有肉包子好吃啊,所以太学生一边吃,一边骂赵挺之的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