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矿山铁军”的别样人生

26.12.2015  21:32

在镍都金昌,有一支活跃在千米井下的“矿山铁军”,他们在终日没有阳光的井巷里忙碌,狭长的巷道里,流淌着他们火热的青春和汗水,今天我们走基层的记者就带您去认识一下这些矿山人,看看他们的生活。

在崎岖不平的巷道里一路颠簸,车灯亮起的地方粉尘翻飞,完全辨不清方向,嘈杂刺耳的汽笛声此起彼伏,过度摩擦的刹车片散发出焦皮的味道。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1058分段5盘区,采矿三工区的作业点。虽是寒冬,可采场气温却高达30多度。在庞大的台车里,一个精干的小伙子站在操作台前,娴熟的操作着。

他就是采矿三工区的台车司机蒲焰。从初级工到技师,再到自主创新的模范,蒲焰在干中学,学中干,总结提炼出了“蒲式工程质量控制五步操作法”,为企业创造增产效益536.83万元,综合成本节约46.42万元。

如果不是他头头是道的讲着如何从正常的生产工作中节约成本,我真的很难想像一个年纪轻轻的矿工,居然会是二矿区生产一线的技术创新骨干分子。二矿区承担着金川集团公司70%的自产矿石原料的采掘任务,企业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职工的工资待遇,所以很多矿工和蒲焰的想法都一样,节本增效,自主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巷道里,各式各样的大型采矿车辆,来回穿梭,忙碌而有序。机器的轰鸣声和金属的碰撞声,尖叫着划破稀薄的空气,我的心一直高悬着,而一旁的蒲焰却始终轻松自如,热情高涨。听着蒲焰自豪地介绍,我收紧的心放松了。这支活跃在金川集团公司这个现代化企业中的“矿山铁军”,用他们火热的青春和流淌的汗水深深地感染着我。采访中,各种紧张和不适始终围绕着我,而对于每天在井下工作的上千名二矿区矿工们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正是这种习以为常的坚守和奉献,才打造了新时代的“矿山铁军”,更成就了镍都金昌的蓬勃发展。在这里,金川矿山人默默奉献的秉性和品质已经生根,并将继续在金昌的发展史上传承和发扬。

金昌台报道  记者:金昌台,于渊,杨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