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知识产权工作在成长中前行,在前行中成长

17.02.2017  18:36

金昌市知识产权工作在“十二五”期间逐步成长,在工作业绩上取得了一些成效。在专利挖掘上,由12年实际完成220件申请量的基础上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逐年在量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增长,13、14、15、16年分别达到:519件,540件,644件,640件,万人发明拥有量已经达到了16年的4.74件。在执法案件查处方面,2014年查处涉嫌假冒专利4件;2015年立案处理专利侵权案件5件、查处涉嫌假冒专利20件;2016年立案处理侵权案件1件(实际为2个案件,合并处理)、查处涉嫌假冒专利21件。

金昌市是一个依矿设市的城市,金川公司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老大地位至今仍然很突出,然而在转型发展的谋划与推进中,地方经济在打造循环经济、化工基地、新材料基地、新能源基地和涉农经济以及香草花卉文化旅游产业中呈现出初露端倪、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一些新业态拔地而起,为知识产权工作兴旺发展带来了不可限量的挑战,知识产权工作作为金昌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和驱动轴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如何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金昌市知识产权人必须在思想认识上在具体工作中有清醒的认识和担当。

一、认清形势、转变作风,在优化知识产权工作环境中整合力量强化基础。

目前,金昌市知识产权局隶属金昌市科技局,为副县级事业单位,具体直接围绕专利挖掘、运用、保护和管理服务的实际工作,专门工作人员只有三人,就机构、编制及独立运行上仍然是困难重重,过度依赖必将影响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化发展。因此,必须认清形势、转变作风,在现有体制机制下,优化工作环境、创新工作思想、打好工作基础。 一是 树立科技局与知识产权局一盘棋的思想,在工作研究部署执行中统盘考虑全面计划。经过几年的努力,知识产权工作已经在科技局全盘工作中渗透运行,在主动作为和协调下,专利科与科技局各科室及科技局与知识产权局领导班子已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体化的工作格局。 二是 突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不等不靠、抓主抓重强力推行。按照省知识产权的指导精神,结合实际工作,金昌市知识产权局在工作计划安排中,量化指标目标清晰、全面布局方向明确、依法保护作为果敢、专项工作积极有效,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全市科技工作中扩大了知识产权工作的社会影响。 三是 整合工作资源,形成整体合力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化发展。经过协调努力,在我市“双创”工作中,在市列科技项目中已经把专利的创造挖掘和数量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指标纳入考核评估的指标体系中,从而形成了市科技局各科室与专利科的整体合力,进一步推动了知识产权工作向前发展。

二、积极宣传、加强教育,在开展知识产权工作中多措并举营造氛围。

一些中小微企业家在专利挖掘、运用、保护上仍然存在许多迷茫和难以解开的死结。如何让他们脑洞大开,推动和促进他们深化知识产权的认识,打开他们融入创新时代的发展思路,是我们具体工作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多年来,金昌市知识产权局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和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整合科技局业务科室力量走向街头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以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同时,适时邀请省上相关专家,每年都要举办2-3场企业法人参加的分片培训班,提高各企业主专利挖掘和维权保护方面的相关知识水平。新的一年,我们将对全社会和中小微企业主积极采取行动,消除专利工作的雾化认识,揭开专利创造的神秘面纱,认真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省战略的主旨精神和省知局下发的多项政策文件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工作。 一是 继续坚持利用科技活动周及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发动学校、厂矿广泛参与,通过发明创造实物展示,各种图片信息展示、相关法律政策解读、最新科技动态及展板介绍及知识产权咨询等活动让全社会知道并激发全社会关注知识产权的热情和激情。 二是 继续坚持请进专家学者乃至省内专利创造名人和专利保护典型案例当事人,召开专门培训会议,解疑释惑,传授知识,进一步激发我市企业主的创新活力,增强我市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经济肌体。 三是 组织中小微企业主走出去考察学习,进行触动教育。适时联系联络发达地区一些注重知识产权工作的创新发展的典型中小微企业,组织我市的一批具有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主实地考察学习。 四是 沉下心走进去。结合科技项目培育和专利消零工程,组织工作团队在全市范围内普遍深入、重点对接,进一步激发我市中小微企业创造专利的工作热忱和积极性。

三、坚定信心、笃恒发力,在拓展知识产权工作中攻坚克难稳步推进。

在专利的挖掘和运用方面,长期以来并没有形成广泛的自觉行动,一些企业主把专利的挖掘变成了处于科技项目申请申报中的一种被动行为。没有了项目申报的愿望,专利挖掘便处于休眠状态,因此出现了大量的零专利企业。为此,省局主要领导在金昌调研期间高瞻远瞩、独具慧眼,准确指出了问题症结,明确要求我们大胆尝试并创新开展专利“消零”工程。为此,我市经过研究部署,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了专门《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四个工作小组,筛选出百家零专利企业,形成市县区责任共担统一行动的联动机制,并邀请了部分专利服务机构参与开展工作,在去年十一月份启动以来,经过短短一个多月工作已经完成目标任务的阶段性工作,计划2017年底完成的任务现已有三十多家企业实现了专利消零零突破。初战告捷为我们增添了继续推进专利“消零”工程的信心和勇气。新的一年,我们将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坚定信心、笃恒发力,继续打好专利“消零”的攻坚战,赶在年底实实在在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为此, 一是 要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专利“消零”工程方案中提出的资助奖励经费不落空; 二是 要认真与专利服务机构积极探索,消除认识上的差异和不到位现象,建立一套成熟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是 及早动手着力围绕剩余零专利企业同时兼顾一些专利数量偏少且止步不前的企业继续开展培训咨询和服务靠前活动,在总量上扩容增质。

四、创新工作机制、扩大工作影响,在提升知识产权工作中占位子铺摊子。

经过协调,2017年将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首次纳入金昌市市列科技计划项目中并在全市范围内择优申报。这两个项目的科技计划实施必将有效促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中小微企业专利挖掘的工作热情,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的专利数量和质量有着长远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认真扎实推进专利“消零”工程的一个新举措和补充完善工作。组织实施好这两个项目的筛选工作是进一步推动我市中小微企业对专利工作认识上提升、数量上增加、质量上增强的有效抓手。因此,必须认真制定好评选标准和实施办法,为以后顺利开展筛选评优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打好基础。这两个项目的成功设立是在目前的体制机制下,主动作为的结果,是科技项目申报中知识产权长期缺位的情况下的一项创新尝试。

总之,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知识产权人积极思考、勇于担当、敢于实践,在科技体制大框架内努力营造和培育出良好的工作环境,占位子、铺摊子,就能够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前行并成长。

金昌市科技局副局长兼金昌市知识产权局局长 冯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