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玉门市独山子乡金旺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长胡继龙
原标题:【精准扶贫 共奔小康】为移民托起致富梦 ——记玉门市独山子乡金旺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胡继龙
金秋八月,穿行于玉门市独山子乡金旺村,处处是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百亩连片的枸杞地里,颗颗黑枸杞缀满了枝头;家家新建的养殖圈棚内,羊只个个膘肥体壮。
这个两年前还是玉门市最贫困的村,如今在各级政府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真情帮扶下,实现了整体脱贫目标,开始踏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金旺村土地贫瘠,属于盐碱地,基础设施条件薄弱。村里绝大部分农户来自甘肃东部东乡县的贫困山区,家庭经济条件基础薄弱,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
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冲锋号吹响后,酒泉市水务局建设管理科科长胡继龙,被选派到玉门市独山子乡挂职担任金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后,他毅然背起行囊,住进金旺村,和金旺村的乡亲们一起奋战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第一线。
驻村的第二天,胡继龙来到贫困户马清的家中。“马清和老伴年老体弱,大儿子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只有小儿子、女儿、女婿3个劳力,2014年家庭总收入1.6万元,人均只有2000元”,胡继龙说,“来前我虽有心理准备,但这一幕还是让我心里感到震惊”。
怎样才能帮他们拔掉穷根?困难大,胡继龙拔掉金旺村贫困群众穷根的决心更大。
扶贫,找准贫困对象,分析致贫原因,才能真扶贫。为摸清金旺村贫困户情况,胡继龙和住金旺村的帮扶队员开始夜以继日的走访工作,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已对全村的贫困户情况了如指掌。对经过识别后的88贫困户419人户,胡继龙和帮扶队员按酒泉市提出的“六个精准”的要求全部进行了建档立卡,贫困的原因、帮扶的措施以及谁来帮扶做到了一清二楚。为确保贫困户户户有人帮、户户有人管,胡继龙积极与乡领导协商后,按照地级干部包片抓组、县级干部包组抓户、科级干部蹲点包户的原则,合理分配了5个单位62名包抓领导和包户干部,做到了主体责任明确。
对症才能下药。为找准适合金旺村群众脱贫的产业,胡继龙白天和贫困户一同下地劳动,了解他们的想法。晚上,找乡村干部、村里的致富能人聊天,共同探讨致富门路。经过深入调查与分析,胡继龙对金旺村的脱贫之路有了自己的想法:一是东乡族人有养殖传统,扶持发展养殖,能迅速见效,农户易于接受;二是金旺村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多,把多余的劳力输转出去是增加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三是金旺村土地盐碱大,发展特色林果业,种植枸杞投资少、见效快。胡继龙的想法得到了村干部和贫困户的一致认可,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胡继龙提出了金旺村“三年脱贫任务、两年全面完成”的奋斗目标和“户均养羊40只、人均2亩高效田、户均1人搞劳务”的“421”富民增收思路,为金旺村全面脱贫找到了方向。
拔掉穷根,关键还得靠产业培育。为使金旺村早日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胡继龙引导、说服金旺村贫困户发展枸杞产业,更新换代红枸杞,新植黑枸杞,使全村枸杞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积极动员贫困户发展设施养殖,当年新建圈舍82座,调引基础种羊625只,使全年全村羊饲养量达到了1万只。把劳务输转和技能培训作为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有效途径,全年输转富余劳动力500人次,人均实现劳务收入1600元。
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基础设施生产条件的改善是关键。为有效解决金旺村农业生产条件困难、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等问题,胡继龙积极配合乡政府领导多方面争取项目资金363.2万元,实施了渠道衬砌、圈舍修建、危房改造等一大批项目工程,使金旺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此同时,他还争取部门行业帮扶资金61.2万元,协调扶贫专项贷款19户91万元,解决了制约贫困户发展的资金难题。
胡继龙还积极倡导智力文化扶贫,通过宣传教育,加强乡村组干部和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他还协调市直有关部门开展了政策文化科技卫生法律“五送”和政协“三下乡”等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智力扶贫的方式和内容。
精准扶贫,托起了金旺村移民的致富梦。村民马清家在胡继龙的帮扶下,建起了养殖圈舍,养只饲养量达到50多只,小儿子、女儿、女婿走上了务工的岗位,全家的年收入达到了6万元。今年,一砖到顶的小康房修建已到扫尾阶段,国庆节前,全家将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村党支部书记马国超介绍,如今,特色林果、设施养殖和劳务输转已成为金旺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820多元,比2014年增加1820元。
( 编辑:王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