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学生撒泼打老师警示校园暴力升级

18.12.2014  21:06

   作者:郭文婧

  12月16日上午,云南昭通市鲁甸县第一中学的教师,集体走上了操场罢课。据了解,前段时间该校高中部学生当众羞辱班主任,而随后又有初中部学生殴打历史女教师。由于事件未得到妥善解决,导致该校教师人人自危,集体休假不敢上课。目前,伤人学生已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处罚,向受伤老师道歉,教学秩序恢复正常。(12月17日《春城晚报》)

  无论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还是当今对“尊师重道”的提倡,老师因为被学生殴打并导致教师集体罢课,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然而,只要我们的视野开放一点就会发现,教师成了暴力袭击的高危职业并非我国特有,“美国6名女孩在网上发起袭击教师活动被逮捕”、“英国每天平均发生93起学生攻击教师事件”、“德国校园发生系列学生袭击老师事件”……可见,校园不是干净的天堂,也不是化外之地,暴力的侵袭事实存在着。

  学生暴力袭击老师,也属于校园暴力的一部分。当相对“强势地位”的老师都可以被暴力袭击,那么,普通学生在校园暴力中受害的几率就会更大。2009年,《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就显示,八成学生对校园暴力心怀恐惧,九成家长担心孩子在校安全,两成教师坦诚自己所在学校面临着校园恶性伤害事件的威胁。每一学校对校园暴力都不能再有侥幸心理,我们的当务之急应该从空洞的反思迈向对治理对策的系统思考。

  中外对比,至少在发生校园暴力事件之后,处理方法是显著不同的。在国外,校园暴力事件已经远远超出学校自治的范畴,因此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之后,一般都会交给警方,最后由青少年法庭依法判决。“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处罚”,“向受伤老师道歉”,鲁甸一中的处理办法,可能也是国内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对策,出发点依然是传统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际上,尽管教师顾全大局复课了,但这种处理事情的思维,已到了必须更新的地步。

  校园暴力日益普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影响毫无疑问是重要因素,一个不文明的公共领域,必然传导给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的校园生活又会影响至少一代人的社会。而对学校来说,社会因素是外部变量,无法控制,能够采取的,首先就是预防措施。国外很多学校建立了校园暴力早期识别系统,及时将学生的信息汇总和分析,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就会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国外的探索与研究还发现三个重要结论:一是一个治理有方的学校、一个拥有健康校园文化的学校,发生学生暴力行为的概率比治理、文化混乱的学校要低得多;二是适当的班级规模和对学生一视同仁的态度,对防范学生校园暴力非常重要;三是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并结合公益活动组织团体讨论,胜过防范校园暴力千言万语的教育。所以,面对校园暴力事件,最终的不是暂时“摆平”,学校和老师都应该反思并采取切实的改进措施。

  就如事件中的鲁甸一中,学校达到了5533名学生,但却只有238名在编教师,师生比1:24;只有76个教学班,平均每个班差不多80人,这显然是不符合科学的教育规律的,暴力袭击老师的发生,偶然之中的必然显而易见。国际上的研究早就了结论,基于科学教育规律基础上的中小学办学规模,500名到900名学生是最合适的,班级人数应该控制在40人左右。鲁甸一中的事情,实际上也给我国那些不顾教育规律,简单追求办学规模的“万人学校”提了个醒,小心“偶然”会得不偿失。

  校园暴力已从对学生的伤害,升级到了对老师的攻击,可我们的反思依然在原点,思路仍然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每次类似新闻之后,我们都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预防校园暴力的措施究竟在哪?如果连我们教育系统本身、学校本身都不能依据科学,采取切实的改进措施,又岂能指望彻底解决校园暴力问题?这不是客观上为学生罢课、教师罢课的升级埋下了隐患吗?(郭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