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别冷落了老家的父母

03.10.2014  13:55

  2013年有一篇感人的微故事。爸妈只会简单地操作电脑,我在另一个城市上班,忙的发昏,很少回去。所以就在电脑上弄了个360,他们也不会杀毒,每次我回去,体检一下电脑,升一下级。昨天老妈打电话:儿子啊,360已经提示187天没有体检了——。顿时,泪流满面。

  实际上,这个故事是很多家庭的现状。子女在外地工作,家中“空巢老人”不仅生活没人照应,内心更是孤独寂寞,也引发了很多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新华网10月2日报道,有数据显示,自杀已成为中国老年人排行死亡的第十大原因。在自杀死亡的老人中,95%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同时,中国的老年期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达1.5%,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经济不断发展,老年人特别是城市中老年人物质匮乏的越来越少,因为儿女不在身边而感到伤心和落莫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这些老年人多数因子女是独生,一旦子女在外地工作,只好做“空巢老人”。老年人特别是单身老人需要的并不是多么丰富的物质享受,需要的是精神的慰藉,需要的是有人倾听他们的心声。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社会保障体系却无法跟上,相关的公建配套设施也相当滞后。据《解放日报》10月2日报道,上海市民政局统计,截至2013年底,上海共有养老机构631家,总床位数10.8万张,仅占户籍老年人口的2.8%。对照“十二五”养老床位目标要求,尚有1.7万张床位缺口需在今明两年填补。

  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人在外打拼,老人只好交给养老院。可是,想把老人放在养老院,也没有足够的床位;就算有床位,老年人没有亲人在自己身边,也一样会感到孤独。

  无论社会保障能否跟上,也不管公建配套设施能否完善,作为子女,都应当更多地关爱自己的父母。如果节假日需要加班,在平常可以调休的时候,也应该回家看看。在工作之余,抽空打打电话,适当煲一下“电话粥”。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年轻人,在考虑自己工作的时候,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该考虑到父母的问题,可以选择在父母所在城市或者离家乡更近一点的城市去发展,以方便回家和照顾老人。

  时光飞逝,岁月如刀。中国有一句古话,子欲养而亲不待。有多少人在父母离世后后悔,那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有多少人在自己为人父母之后才明白父母的艰辛,那个时候已经错过了很多孝敬父母的机会。父母总在不断地老去。重阳节遇上国庆节,一起回老家去;如果实在回不去,请拿起你的手机,打一通你从来没有打过的超长电话,给父母一个惊喜。

  文/陈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