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抗战家书”补精神之“钙”
近期,央视在综合频道“新闻30分”、新闻频道《新闻联播》推出“重读抗战家书”系列报道。“重读抗战家书”以“戴安澜——为国战死,事极光荣”开篇,几天来,已重读了赵一曼、左权、吉鸿昌、蔡炳炎、张自忠等抗日英烈的抗战家书。聆听一封封激人奋进、催人泪下的“抗战家书”,让我们宛如穿越时空,走进硝烟岁月、走近抗日英烈身边,抗日英烈的民族大义、家国情怀,足以让当今时代的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仰之吾弟如晤: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我为其死,别无他法。”“为国家民族之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无半点改变。”这是张自忠的抗战家书。“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亡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我们决心与华北人民同甘苦共生死。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草,准备还吃草。”这是左权的抗战家书。字里行间浸透着抗日英烈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和伟大情怀。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的精神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理想信念。理想是力量的源泉,信念是精神的支撑。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建设时期,一个有正义、有担当、有血性的人对作为支撑力量的精神理想、信念不能失。失去了这三样根本的东西,就等于失去了魂,人就成了一个绵球。同理,一个民族精神也是需要精神支撑的。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抗战家书“无不凝聚了崇高的民族精神和坚韧不屈的理想、信念。
鲁迅先生指出:“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崇尚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民族,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苏武的19年漠北牧羊,从岳飞的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秋瑾的“我自横刀向天笑”、“拼将十万头颅血”,再到抗日家书所展现出来的抗日英烈们的民族大义、家国情怀,无不是在续写着中华民族之精神。
莫容讳言,如今的人们仿佛是少了些许弥足珍贵的精神情怀,有些人遇事先想到的不是民族大义、家国情怀,而是先想着个人利益,甚至于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正为如此,“重读抗战家书”就有十分的现实意义,既是对筚路蓝缕往事的重述、对先烈的缅怀,也是在传播抗日英烈浩气,弘扬抗日英烈的精神,补我们的精神之“钙”。而且“重读抗战家书”也教我们懂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倍加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