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重离子”拟推荐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

06.01.2016  16:41

    原标题:中科院公示拟推荐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项目

    兰州“重离子”科技团队榜上有名

    中科院1月5日起公示拟推荐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项目,研发了代表国际最高水平的超导离子源、建成了国际上新一代电子冷却装置、建造了以放射性束流线为代表的一批实验装置、运行着代表国家水平的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的高水平“国家队”——中科院近物所重离子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榜上有名,将冲刺2016国家科技进步奖。作为该团队多项重要成果中的一项,不仅建成了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肿瘤治疗示范装置(国际上最大的医疗设备),验证了重离子治疗肿瘤临床试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组建了重离子肿瘤治疗装置产业联盟,打造大型高端医疗装备的国产品牌。

    中科院近物所重离子科学与技术团队是上世纪50和60年代开始培育建设,经历了“一五”、“七五”和“九五”三代大科学工程建造,建成了亚洲能量最高的重离子研究装置,依托该装置在新同位素合成、放射性原子核高精度质量测量和重离子肿瘤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服务多学科的重离子科学与技术研究基地。

    团队核心成员3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甘肃省科技领军人15人。团队中3人获国际人才奖, 3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历经40余年的发展,这支“国家队”首次合成了30种新核素(包括两种超重核素),在中重缺中子区新核素合成及核结构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首次测量了31种放射性核素的质量,提高了一批核素质量数据精度,基于储存环的原子核质量测量研究在中科院组织的国际评估中被评为国际领先,国际核质量评估中心于2013年移至近代物理所,权威发布核质量数据,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在国际重离子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很高的学术声誉,使我国重离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从“紧跟”走向“并行”,并在一些方向上实现了国际引领。该团队同时还开展了航天和国防领域关键电子元器件的单粒子效应实验检测,保障了我国航天器在轨安全运行。(记者武永明)

( 编辑:网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