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家乡美如画 脱贫致富有门路

22.07.2016  21:44

2013年7·22岷漳6.6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后重建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定西市把灾后重建和精准扶贫相结合,举全市之力打好灾后重建攻坚战。灾区群众住房、服务设施、基础条件、城乡面貌、群众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超过灾前水平”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7月中旬,正是给中草药锄草的时节。在永星村的大田里,随处可见戴着草帽或包着头巾的农民顶着烈日忙碌着。当地老百姓的致富法宝就是地里长势喜人的中药材。

自从搬进了新房子,村民张蛇生就开始琢磨怎么让自己的生活富起来。他正在学习如何给党参搭架,给他讲解的是当地一家中药材企业的负责人。2014年,这家企业帮助永星村建立起了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标准+种植户”的模式,这样永星村的老百姓再也不用发愁中药材的种植技术、销售门路等问题。这三年,张蛇生的中药材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新建房子时的欠账也在通过中药材的销售慢慢周转开。

永星村的中药材长势喜人,立林村的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也是收获颇丰。在地震受灾严重的岷县寺沟乡立林村,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等特色牧草进入了黄金收割季节。村民王太忠今年种植的十多亩优质猫尾草喜获丰收,利用天气晴好的机会,他将晾晒好的一车猫尾草拉运到了岷县绿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灾区群众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积极性发展致富产业,都得益于他们住上了安全的新房子、走上了平坦的硬化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当地群众致富打下了基础。对于三年来生活中发生的种种变化,每一个经历者都记忆犹新。

去年6月底,朱永强他们一家搬进了灾后重建异地安置点上层小楼,还开起了烤饼店。

遮阳山是漳县著名的风景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当地政府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旅游资源,为更多的灾后重建户创造了就业机会。

在重建中,定西市始终把规划设计作为村镇建设的龙头,按照“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坚持把灾后群众永久安置与城乡长远规划相结合,产业布局与精准扶贫内容相结合,重建方式与精准扶贫措施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重建路径。特别是按照李克强总理“把兰渝铁路漳县火车站周边建设成山川秀美小城镇”的指示精神,打造了一个个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三年时间,“居住安全有保障、上学就医更方便、基础设施有提升、脱贫致富有门路、灾害预警更有效”的目标全面实现。省上共下达定西市重建项目1431个,总投资119.27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定西市完成灾后重建投资118.65亿元、占总投资的99.5%,已完工1422个,完成投资118.7亿元,完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达到了99%以上。

记者:杨蓉,苏磊,定西台,王金生,李军林,杨春晓,侯建,季芳,李少英

甘肃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