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治贫 既顾当前也管长远(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报重庆4月2日电 (记者王斌来、崔佳、蒋云龙、李坚)一年忙到头,“贫困户”帽子却总是甩不掉,谢召玉憋屈得很:“我在村里算勤快的,每年养100多只羊、几十只鸡,还种了几百棵果树,但就因为缺技术管不好,赔得多挣得少。”
一条烂路,把陈小维种的蔬菜堵在了深山里。“卖菜得背着背篼走几个小时进城。卖一天洋芋,除去饭钱,口袋里只多了7块钱。”扶贫攻坚启动后,陈小维几次找到村干部,“只要修好路,靠我自己准能脱贫。”
一了百了,这念头张吉胜动过不止一次。妻子多年重病,刚成年的儿子2015年又患重病。“日子都撑不下去了,还脱啥贫?”
万州的谢召玉、陈小维,丰都的张吉胜,是重庆三个普普通通的贫困农民。2016年,重庆全市有59.6万人,和他们仨一起被列入年度脱贫攻坚帮扶对象。
致贫原因复杂多样,“一招管用”“简单复制”的想法不切实际。“硬骨头无论多硬,都得啃下;这场仗无论多恶,都必须限时打赢。”重庆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走对路、扎实干,顾眼前、管长远。
大山深处的困难群众,先得搬出来。2016年,重庆有10.3万农村建卡贫困人口搬出大山。黔江区冯家街道贫困户粟军,去年5月告别高山旧宅,住进了巴渝民居,“新房子160多平方米,除了自己住,还有几间招待游客挣外快。”
搬出来,更要富起来。重庆实施“六个一批”政策——产业扶贫带动一批、转移就业一批、教育资助一批、医疗救助一批、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一批。在武隆区土地乡天生村,陈永祥借钱建起一栋小楼,搞起土家风情农家乐,月入过万。在忠县新生镇钟坝村,贫困户刘建忠建起大棚种高山平菇,“政府搞扶贫培训,我学了半个月技术,一年能挣10多万元。”
脱了贫,还得防止“扶了好、松就倒”。南川区大观镇中江村村民杨明义学会了技术,包下几十亩地搞种植,一家人脱了贫。“想着过上更好的日子,但完全靠自己还是很难。”对口帮扶干部给老杨吃了“定心丸”:脱贫后政策还能享受3年。
“帮困不漏户,户户见干部。”重庆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近20万名结对帮扶干部沉到扶贫一线,精准识别,分类施策。同时,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本土人才库,形成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鸡年伊始,好消息便不断传来:在种养技术专家指导下,谢召玉今年收入很可能翻一番;新修的水泥村道通了,陈小维已盘算把运菜的三轮换成“四个轱辘”;在扶贫干部的支持帮助下,妻儿获得了低保兜底,张吉胜又鼓起干劲包下400株花椒树……像他们一样,重庆近60万贫困户正在描绘脱贫攻坚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