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好沁心的词

15.12.2014  14:29

□摄影李陶

    采风,这个词好沁心。采自然风光,采风土人情,采风俗,采风雅,采风言风语,采风物闲美。赵树理当年投身抗战宣传,到山西辽县采风找素材,采出了小说名著《小二黑结婚》;王洛宾上新疆采风,采出了好听的民歌《达板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王公浦、赵季康下云南采风,采出了风光歌舞电影《五朵金花》。有人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说乡土情浓、乡风淳朴的艺术,就是国粹的艺术。

    古往今来,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就是捕捉到了在民众心头徜徉的风。这风,从他们的生活底层旋起,升上来,在他们的心愿里游走,终年伴随着他们的呼吸,不离不弃。那个亲切呀,像母亲抱着嘬也嘬不够的乳婴,像双手端起香飘万里的饭碗,像远旅惦记着劳苦功高的鞋子。《红楼梦》告诉你,有一种奢华终将昙花一现;《水浒传》告诉你,有一种强势叫替天行道;《三国演义》告诉你,有一种血腥在斗智;《西游记》告诉你,有一种无畏是英雄。仔细与历史比对,哪部经典超越它的时代,不符当时民愿,不启后人情怀?

    袍衣人采风,各有各的讲究。蒲松龄摇着扇子,在大槐树下摆一张茶桌,向行人赠一杯茶,换一个故事;徐霞客以行万里路、吃千家饭著称,走遍祖国山山水水;李白广交朋友,常聚常新,激情燃点众多,不时引得诗兴大发……采风不是现代观念,与文史俱来。只是今人将它叫响,显得很文化人,儒雅得很,从上面走下来,多少有些尊贵和玉树临风之感。

    不管怎么解释,幽室里,一粒灯泡再亮,也照不出普天下的阳光;脑细胞再活跃,也编不出波浪翻涌的民愿。所以共和国的官志谱上,流行着一个岁月煮不烂的句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后缀一个警示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配发一个不允更改的附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联合起来简而化之,就是:实事求是。

    可以看出,行政语言不同于文学艺术语言,采风不叫采风,叫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其实也就是采风。在谋求旧中国来个巨大变革的那个寻路时节,毛泽东最喜欢采风。每到城市主义危言耸听,纸上谈兵甚嚣尘上,他就下乡,不惜脚力,走访中国最低下、最普遍、最广大的“泥腿子”,搞了许多调查报告。正是善于踏入实地调查研究,他很熟悉农民,进而熟悉整个中国,在迷雾重重中,能够找到正确的道路。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期中国文艺座谈会,希望文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鼓劲打气。倡导形式多样、万紫千红,反对机械呆板、千篇一律。倡导的东西哪里来?走出去,打开心怀,融入世间,才知道什么是生动,艺趣的升华有多么意想不到。反对的东西出在哪里?外面的冬去春来事不关己,闭门造车,前思后想如影随从,快捷复制,聪明反被聪明误。

    文学艺术要接地气,从骨子里创新,呈现正能量,就得经常走出去采风。采风是个很罗曼的词,就是走出狭私隅小的斗室的局限,迎着大自然的阳光,豁然开朗。采风没有固定的模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爱生活,关注他人的喜怒哀乐,把自己的心存放在那里,知冷知热又知心,岂不是很好的采风?

    采风不纯粹相及其远,也及其近。不闭塞自己,有与外界融入的意愿和行动,就能有所斩获。高明的文化人,低下头博采众长,苦其身修炼成仙,昂志向为民出彩。独个享受的自负主义掩盖不了与时代艺术需求脱节的缺陷,自封的名号都不是名号,众人奖予的昵称才是最好的称谓。基于此,采风,怎么琢磨,都是一个好沁心的词,文学艺术,不要辜负了它,它会给予我们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