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教育局采取六项措施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

13.08.2015  14:46

全省、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召开之后,陇南市教育局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研究制定了《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强化六项工作措施,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今年全市实施20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建设项目36个,完成了16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建设需求的调查摸底,推进学前教育向行政村延伸,逐步解决农村幼儿“无园上”的问题。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实施“全面改薄”土建项目359个,设备采购项目81个,推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保证农村学生就近上好学。采取定期督查、通报、约谈等方式,加快“全面改薄”项目建设进度,土建项目已竣工199个,完成投资4028.7万元;设备购置项目已完工28个,完成投资7889.8万元。

二是强化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补充数量、强化培训、提高待遇等措施,全面建设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今年全市补充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349名,近期已通过统一面试;组织1113名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了国家和省、市级培训,为全市19839名乡村教师发放了生活补助,通过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保证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促进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是进一步加强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对全市精准扶贫涉及的198个乡镇、2681个行政村的135140名减贫对象信息进行了核查,核实减贫对象家庭在校学生21617人,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奠定了基础。今年,全市1674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1.6万名农村学生享受营养餐;发放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助学金1958.7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4792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贷尽贷,贷款指标达到100%全覆盖,全市首贷、续贷累计达到20448份(人),保障了每个贫困家庭学生都有上大学机会。

四是认真实施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市县区教育、招生部门深度落实国家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录取政策,广泛宣传政策规定,严把考生资格审查关,全方位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指导服务,共筑贫困学子“大学梦”,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名牌大学创造了更多机会。2015年全市报名参加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考生达到16036人,被部属及省外二本以上院校(含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录取203人,省属院校录取143人;有2名考生通过高校自主选拔,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我市单独测试和推免录取人数达到3107人,居全省第一。

五是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作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承担了人社、农牧、扶贫、妇联等部门举办的新型农民培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训,上半年共培训16500人,对12514名从事家政服务、酒店管理、客房服务、养老护理、焊工、钳工、钢筋工、架子工、计算机操作等农民工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颁发了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外出务工农民创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创造了条件。

六是深入开展双联行动。市教育局选派8名干部担任双联村村支书和工作队员,市教育局县级以上领导带头深入康县两河镇巩坝、赵坝、后营和白杨乡池营村4个双联村,配合县、乡、村开展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和精准扶贫大数据采集工作,为联系村扶贫工作真正精准聚焦,为真扶贫、扶真贫奠定了基础。

供稿:陇南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