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金塔又是一年葡萄满枝头

20.08.2014  19:03

   中国甘肃网8月19日讯 据酒泉日报报道(葛万鹏 关伟雄)金秋时节,行走在金塔县东坝镇的乡间道路,只见湛蓝的苍穹下是连绵不断的葡萄园,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缀于架下,煞为诱人。

  “通过几年的发展,我们村累计栽植葡萄1034亩,户均4.2亩,建成百亩连片示范点4个,10亩以上农户达到了58户。现在群众认识到了葡萄产业的发展潜力,大家争着种、抢着种。”东坝镇梧盛村党总支书记李国虹说。

  李国虹说,起初,由于葡萄种植前期投资较大、生长周期长,村民普遍不愿种、不想种。为了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梧盛村先后组织有葡萄种植意向的263名农民外出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搅活了思想。2009年,就有168户农户一次性定植红提葡萄398亩。

  “葡萄还没挂果的那几年,我可真是提心吊胆的,毕竟咱农民是靠地生活。自从第三年葡萄开始挂果,1年就顶3年的收入,1亩地卖了1.2万元,我这才吃了定心丸。”第一批种植葡萄的村民王新华说。王新华等第一批葡萄种植户,挂果第一年亩均收入都超过了1万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调动了群众发展葡萄产业的积极性。

  为了鼓励更多的农户参与葡萄产业发展,镇村两级不断扩大扶持力度,每亩补贴苗木款350元,每建成一个百亩连片示范点给村上奖励6万元,用于高低杆的配套、苗木引绑等工作。至目前,全村共投入政策性扶持及产业补助资金100多万元。

  产业要发展,技术需先行。梧盛村聘请“土专家”、“田秀才”及农林技术服务人员组成了葡萄种植技术队,定期到田间进行现场指导,从苗木栽植、施肥、修剪、灌水、病虫害防治、防寒越冬等各个工作环节,提供全套技术服务,做到科学定植、精细化管理。推广了有机栽培、标准化生产、保鲜贮藏、疏花疏果、果实套袋、节水灌溉等先进实用技术,提升了葡萄的质量和产量。

  近几年,梧盛村葡萄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他们创造了许多个全县第一,修建了全县第一座恒温库,解决了葡萄滞销储存难、保管难等后顾之忧;率先购置了全县第一台埋藤机,实现了机械化深埋作业,保证了葡萄苗木安全越冬的成活率……

  葡萄产业做大了,如何做强又成为梧盛村人深入思考的问题。

  2011年,梧盛村成立了全县第一家葡萄专业合作社,制作了包装箱,注册了“晶塔”品牌商标,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

  合作社让梧盛村葡萄种植户拧成了一股绳,他们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设置了产前规划指导组,产中管理监督组,产后销售服务组,积极参与葡萄种植的管理、服务和销售,统一提供育苗、技术指导、市场信息,实行产销一体化服务。近年来,梧盛村所产葡萄大部分外销至河南、山东等地,年实现经济收入520余万元,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在梧盛村辐射带动下,东坝镇葡萄产业初具规模,目前已种植葡萄7330亩,户均种植2.1亩,温室葡萄达到135棚,除主导品种红提外,还有里扎马特、科瑞森、无核白、飓风、火焰无核、夏黑等十多个品种,远销河南、陕西及周边县市,年产值达1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