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科技扶贫辟新径 “脱贫棚”里笑声甜

31.03.2016  12:58

从大田到日光温室,让我们移民群众从‘汗水经济’到了‘科技经济’。”在玉门市梁湖乡的日光温室里,新定植的人参果长势喜人,已经开始挂果,温室的主人于德喜笑得合不拢嘴。

这一棚人参果算过收入账没有?”记者问。

这不用算,头一次在日光温室种人参果,年底了算,保准有收获。”于德喜说。

于德喜信心满满,旁边的乡农业技术员王绪伟接过话茬说,他是有把握的,去年至今,乡上组织他们到肃州区及玉门市清泉乡人参果基地现场取经,技术学到手了。

临出温室的时候,于德喜端起一板人参果苗让记者看。他说:“这是我自己用偏条插育的苗,出苗齐、长势匀。

李福义的温室里,第一茬番茄已经开始出售,高过头顶的番茄藤架间,鲜红溜圆的番茄挂满枝头。

以前都是种大田,知道老乡镇的农民种日光温室,想过没种过。可是咱这里耕地盐碱化严重,棉花亩收入只有600元、玉米800元、甘草500元。一家人苦苦务习一年,也抵不上人家一座棚的收入。”李福义说。

张宝生见到记者的头一句话就是:“来看看我的‘脱贫棚’。”他种植的也是人参果,乳白的果皮上拉起了一道道殷紫色,已近成熟的模样。过去他一家5口人种22亩地,好多年都没脱贫。而今种上日光温室,学到了人参果种植技术,他心里有了脱贫的底气。

乡技术员王绪伟这两年就“”在梁湖乡岷州村和陈家庄现代农业园区,从搭建温室到种植,从未离开过。他告诉记者,移民群众的积极性很高,至3月中旬,已新种植人参果18棚、油桃5棚、樱桃3棚、草莓1棚,建成1200平方米的育苗温室,整个园区有“脱贫棚”191座。(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