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牵手青岛共建“一带一路”

16.09.2015  09:40

  一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一个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之一。

  9月11日,酒泉与青岛两市签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而正式拉开两市牵手共建“一带一路”的大幕。

  青岛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沿海开放城市,是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枢纽,在“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中的战略地位明显。

  酒泉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推进向西开放,加强与中西亚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上具有显著优势。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酒泉和青岛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合作机会,也为两市的广大客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之后,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战略地位和显著优势的两个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均有大手笔、大行动。两市签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两市加紧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一个缩影,也是两市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生动实践。

  酒泉市委书记马光明说,酒泉与青岛两市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方面优势明显、互补性强。酒泉市将加强与青岛市在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联手重振丝路雄风,共筑发展美好未来。

  青岛市委副书记王伟表示,青岛与酒泉在长期的经贸文化交流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将两座城市更加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是两市新一轮合作的崭新开端,希望双方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共赢。

  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建、互利共赢、繁荣发展”的原则,酒泉、青岛两市将全面加强两市间产业、科技、人才、商贸、旅游、物流等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建立起两市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两地经济的转型升级。

  一是发挥资源互补优势。酒泉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建设青岛国际化大都市提供资源保障。青岛将发挥科技和装备制造业优势,为酒泉矿产资源深加工提供技术和装备保障,推进酒泉风能、太阳能开发和装备制造业发展。

  二是强化商贸口岸物流合作。两市将加强两地口岸跨区域战略合作,利用青岛港口岸的物流集散、多式联运的优势和酒泉市外贸货物的资源优势,推进口岸功能的延伸,形成大通关的区域合作。同时,以网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加强青岛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和酒泉市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联系对接,支持酒泉建设应用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协助引进重点电商企业。 

  三是开展农业合作对接。两市将在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农产品市场开拓、现代物流配送、农业科技培训及信息交流等方面加强对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鼓励两市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合作,扩大企业规模,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建立两市农产品合作销售平台,协助对方在本地设立优质农产品营销窗口。加强农业技术合作和科技信息交流,建立两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四是推进文化旅游融合。两市将加强文化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旅游景点,策划精品线路,组织考察互访,积极构建两市互为客源地、互为目的地的旅游格局。同时,整合两市旅游资源,互为对方免费宣传旅游,积极利用各自宣传平台和当地主流媒体推介对方旅游产品,定期举办旅游宣传推介活动。

  五是加强园区交流合作。两市将在开发区建设的政策、机制、运营等方面加强交流,鼓励园区开展项目、资源、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合作,探索共建“飞地产业园”。

  六是扩大科教资源共享。两市将加强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共建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等,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和技术转移应用机制,共同创建高端人才工作站、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创新人才创业园区。

  牵手共建“一带一路”奠定了两市全方位、宽领域的基础,架起了两市互利共赢的快速通道。在青岛·酒泉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交流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酒泉市与山东力诺电力集团、青岛春阳种业公司、山东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成功签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21个,总投资达到了114.64亿元,签约项目涉及新能源开发、装备制造、加工、农业产业化、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化工建材、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记者 张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