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大型杂技舞台剧《敦煌神女》剧照。
近年来,酒泉市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把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亮点工程来抓,在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文化旅游项目推介招商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互动格局。
酒泉市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平台,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机遇,发挥丝绸之路旅游黄金段优势,全面实施《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规划纲要》。同时,在编制“十三板块”方案和“敦煌大景区”、“酒嘉大景区”建设规划时,明确文化与旅游规划融合的重点,实施规划体系和内容的高度融合。在规划文化旅游产品时,将文化产业、旅游产品及品牌结合起来,提高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对文化产业园等文化创意产品,充分考虑将其规划为旅游景区(点),体现旅游价值。
酒泉市将文化资源优势向旅游消费热点转变,加大对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红色旅游、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旅游等旅游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开发航天文化游、石油红色文化游、民族民俗特色体验游等旅游产品。同时,创新开发旅游文化商品,实施中国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重视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演艺剧目、实景演出进景区、饭店、剧场和农家园,以此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产品附加值。
为搭建文化旅游融合平台,扩大对外影响力,酒泉市积极实施文化旅游项目融合发展,建立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项目库,将文化产品延伸为旅游产品,在谋划文化项目时,考虑进入景区或靠近景区,将文化产品打造成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并纳入旅游线路。同时,酒泉市把文化旅游节会作为平台,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打好“三大”特色牌,是酒泉市引导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打文化遗产牌上,酒泉市依托世界文化遗产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和馆藏文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对外影响力,打响“敦煌”、“丝路”等品牌。在打地方特色牌上,酒泉市发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甘肃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加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普查和保护,挖掘各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打好民族特色牌上,酒泉市抢抓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深入采集各少数民族素材,加强项目策划、规划制定、可研编制,通过多种形式,传承发展优秀民族文化。
在创新服务方式上,酒泉市推出“文化+互联网+扶贫”模式,搭建微商平台,整合文化部门的设施、设备、信息、人才优势,将“在地”信息转为“在线”服务,形成以点带面、脉络清晰、辐射全市的网络。同时,发挥创意设计产业的优势,启动全国4A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免费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双赢。(记者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