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因地制宜精准扶贫 减少贫困人口3.19万人
原标题:产业扶 项目扶 金融扶 科技扶 社会扶 电商扶
酒泉因地制宜精准扶贫
酒泉市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切实抓好产业扶贫、项目扶贫、金融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电商扶贫,走出了一条具有酒泉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子。2015年,全市累计落实帮扶资金7.28亿元,减少贫困人口3.19万,占帮扶对象的74.6%,移民人均纯收入达6700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8%,超额完成了年度脱贫任务。其中,肃州、金塔、玉门、敦煌、肃北、阿克塞六县市区基本实现了脱贫目标。根据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监测,至2016年1月12日,酒泉市贫困户脱贫指标达标率为84.65%,综合指标得分88.21分,全省排名首位。
酒泉市紧紧围绕市情民意,针对以往扶贫责任条块化、要素投放不聚焦、目标步骤不具体等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了“深化双联、精准帮扶、责任到人、限期脱贫”的工作思路,将精准扶贫和深化双联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完善了“六个精准”“六个统一”“六个到位”“六个落实”的工作机制,改变了以往“大水漫灌”“撒胡椒面”的粗放式扶贫方式,构建了具有酒泉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地级干部包片抓组、县级干部包组抓户、科级干部蹲点包户”帮扶责任制,自上而下层层签订精准脱贫责任书,实行挂图精准作战。通过产业扶贫、项目扶贫、金融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等“组合拳”,使贫困乡村富民产业不断优化、贫困户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整县脱贫步伐显著加快。
贫困面较大的玉门市、瓜州县移民安置区是酒泉市精准扶贫主战场。通过衬砌维修渠道、建成通村道路、建设农田林网、实施危旧房改造等,实行集中帮扶,真情帮扶,贫困乡村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实现了移民群众移得来、稳得住、能致富。2015年,帮扶干部共为全市38个贫困片区的贫困户提供劳务信息700多条,帮办实事1795件,解决难题2356件,争取对接项目76个,解决发展难题121件。
玉门市柳湖乡、六墩乡和瓜州县广至乡、梁湖乡针对土地贫瘠、难以改良的实际情况,引入设施农业发展模式,村村建设百亩日光温室,户户建设暖棚圈舍。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项目,通过产业扶贫,找准精准扶贫着力点。按照户均输转一个劳动力、人均两亩高效田、户均养羊30只的“123”产业增收脱贫模式,酒泉市大力扶持发展畜牧养殖、设施蔬菜、优质林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据了解,2015年,在移民乡镇和24个贫困村,新发展枸杞、葡萄等特色产业3万亩,累计达到12.3万亩;新建日光温室1201座、新建暖棚圈舍2182座,累计达到1.4万座;肉羊饲养量达到53万只,输转劳动力2.75万人次。
酒泉市还积极探索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和专业合作社带动扶贫新模式,不断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全市扶持发展农村电商网店3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26个。瓜州县被列为省光伏扶贫试点县,在加速推进25兆瓦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的同时,专门调剂20兆瓦指标,用于全市其他县市区精准扶贫。计划用三年左右,每户按3000瓦的规模,覆盖建档立卡户,确保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增收。
2016年,酒泉市将举全市之力补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短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将集中精力、人力、财力、物力,充实到瓜州县扶贫攻坚主战场,集中帮扶,合力攻坚,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整体战和决胜战。继续在培育富民产业上下功夫,大力发展设施种植养殖业,持续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通过送技能上门、送项目下乡等方式,创造和拓宽增收致富的渠道和载体,引导农民通过自己的双手苦干脱贫、实干兴家、巧干致富。通过着力改善基础条件、着力培育增收产业、着力强化社会保障、着力提升能力素质、着力实施金融扶贫、着力落实扶贫政策等,实现2016年全市整体脱贫。 (酒泉日报记者 蒋莉)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