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从“治沙”到“用沙” 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24.08.2017  23:06

酒泉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北部被巴丹吉林、库穆塔格两大沙漠包围,荒漠戈壁及沙化土地面积,占酒泉市国土总面积的63%,是风沙危害的重灾区,更是全省乃至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当地坚持不懈植树造林,聚全市之力防风固沙,走出了一条“治沙”到“用沙”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酒泉市金塔县鼎新镇新西村处在黑河东岸的一处风沙口,村民雒维东每天都要穿行6公里,在这片栽满了沙枣树的林地里巡查。面对肆虐的风沙,从2006年开始,雒维东坚持在承包的沙地上种树,十年间,他硬是栽出了5000多亩的林地。

在实施传统治沙的同时,当地先后试验推广了滴灌生物治沙、戈壁客土造林等多项治沙新技术,深入推进林业综合改革,鼓励企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治沙和开发,有效增强了蒙新荒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防沙治沙的动力和活力。

防沙治沙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酒泉市加强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利用,突出典型示范工程带动,争取实施 “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工程,多年来持续不懈地开展大规模义务植树造林和压沙活动,在19.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了人沙大会战。

酒泉台报道

记者:酒泉台,芦璐,刘铁成,李世涛,王钰涵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