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放电影
夜晚,走在路灯下,眺望街道两侧门店的霓虹。我信步前行,路过一个家电门市驻足,门店橱窗的LED屏吸引了我。那屏幕简直就是一个小电影,正在播放着《熊出没》。屏前只有一位年轻妈妈领着一个五六岁小女孩和其他两个小孩子。
驻足间,我想到:这要是在以前,肯定有很多人看,会很热闹。只因现在互联网很普遍,几乎家家都有网有电脑,甚至手机也能看视频。莫说街巷放的电影,就连家里的电视也很少有人关注。可眼前这一场景,却牵动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几乎没有电视机。看电影成为人们的热捧。村里人有谁家娶媳妇、添孩子,村民都要凑到一起出钱为他送一场电影。
每次放电影,电影放映员都早早地到县城电影公司租来片子。夕阳还没有完全落下,就开始选场地拉影幕。记得当时我家门前的村小学操场,由于没有围墙,就常常被当做放电影的所在。就连我家的外墙也多次挂过影幕。在这块空地里甚至曾经一次同时有两场电影放映。所以我对放电影的记忆特清晰。电影的影幕多被固定在两棵树中间,选取的两棵树中间的距离要比影幕宽度稍大些,不易太大。
影幕的四个角用绳子被分别固定在树杈和树身上。每次扯影幕都会招来很多小孩子围观。有时候上树扯影幕的活就落到年龄稍大点的孩子身上,他们很乐意干这差事。他们很麻利地上树系好了绳子,甚至依此为荣。影幕扯好,喇叭也要挂到树上,影幕左右各一个。接着就要安装放映机了,放置放映机的桌子都是从附近村民家里借来的。
当时的放映机是老式的胶片的,胶片缠在一个个大轮子上,放映的时候从一个轮子上倒到另一个轮子上。所以放映的时候胶片很难说没有损坏,有时候会断片,断落的零碎胶片被放映员丢弃,却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安装放映机的时候,孩子们围了一圈,探头探脑,问这问那,指指点点。有的实在忍不住就伸手去摸,放映员轻轻一拍就赶紧缩了回来。
准备工作就绪,太阳基本已经落山。放映员就开始了一遍又一遍的广播。“社员同志们注意啦,今天晚上在XXX村放出电影,放出影片是香港武打故事影片XXXXXXX。”喇叭声很响亮,传进我们村的家家户户,也传到了附近的村落。村民听到喇叭响都听得很认真,正在吃饭的放下手中的碗筷,正在干活的暂停手中的活计,有的甚至走出屋门来到当院仔细地听。喇叭的宣传对孩子们的诱惑最大,他们匆匆吃几口饭就拉着大人往外走。
在电影放映员的不间断宣传声中,村民们从四面八方陆续赶来,不光是本村的人,邻村的小青年们也打着口哨走来。前来看电影的男女老少都有,有的搀扶着老人,有的领着孩子,有的甚至直接抱着孩子就来了。他们当中年轻力壮的搬着长条板凳,椅子。放映现场,板凳、椅子排的一个挨着一个,树上、柴垛上、房顶上坐满了孩子。刚刚到来的人正在找位置,“娘,到这来。”“奶奶,这里有位置。”叫喊声此起彼伏,人声沸腾,好不热闹。
电影就要开演了,当一条白色光柱射向影幕的时候,现场一片哗然,大家都盼望着电影早点开始。而电影演出过程中,现场却有变得异常安静,大家都看得很认真,只有电影里的人物对白响彻村落。
夜里十点左右的时候,电影放映结束,现场又热闹起来,人们四下散去。有的边走边议论电影里的情节,有的在提醒着老人慢点走,有的在训斥孩子别乱跑。也有少数好奇的孩子不肯离去再次凑到了放映机旁边,看着放映员把胶片一个个收回。他们还会同往常一样在桌子旁边地上寻找丢弃的胶片,以便明天在小伙伴面前炫耀。放映员收拾停当,卸下影幕离去,留下的孩子们只好恋恋不舍的离去。
那片空地恢复往日的宁静。村落里三三两两的灯光也相继熄灭,人们进入梦乡,只有夜空里的星星在静静地眨着眼。
那年放电影,多么美好的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