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邓紫棋洪涛之战,谈谈艺人如何被保护

03.04.2015  03:51

    这两天邓紫棋和洪涛的风波闹得很大,有这么一种说法,说邓紫棋的经纪团队没有保护好她,让她直面这场被摆上了台面的“撕逼战”。社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明星和公众间的互动模式,好比在世界中多加了一个维度。公众曾经无比兴奋,觉着艺人们在镁光灯下毫无遮挡之余,又在触摸屏前更赤裸了一些。当真如此?现在的经纪团队还会将艺人包裹起来?

    至少韩国团队照旧。我采访过韩国艺人,经纪人倒没有事先强求采访提纲,但采访时全程在侧,随时有权制止艺人回答任何问题。专访结束后,经纪人会仔细查阅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如果不满意,会请求记者“务必等事务所提供官方照片再发报道”。他们努力将艺人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这些艺人,大多年轻,少不更事,战战兢兢地经营自己的演艺生涯。

    即便有人不断叫嚣,说受众需要“真实”的艺人,需要“邻家”的感觉,可这些被保护在塔顶的韩国艺人,依然受到狂热追捧,从韩国本土红到了日本和中国。你说这些韩国经纪团队对艺人是控制也好、摆布也好,每当艺人面对难关时,他们都会尽力维护,除非犯下大错,团队才会不得已雪藏,甚至放弃。而日本有着更严格的事务所制度,即便社交应用发达,大多数日本艺人也只敢谨小慎微地发布文字和照片。一旦出现争议,事务所会代替艺人进行交涉、发表公告,缓冲艺人与他方的矛盾。

    不久前,美国当红歌手碧昂斯在公开场合演唱美国国歌,被爆“对嘴型”,一时间众说纷纭。碧昂斯在这个事件中没有发表任何言论,看看她经纪团队的做法吧:舆论一出来,她的经纪团队迅速刊出公告,声明因考虑到政治场合的演出效果,所以选择对嘴演出的方式。他们很快就安排碧昂斯在公众面前再度出现,无伴奏清唱歌曲。于是,质疑声慢慢平息,碧昂斯维持了天后之姿。在那个对唱表演中,同场演出的、已怀孕的凯莉·克拉克森选择了真唱,但“假唱”的碧昂斯却由此幸运地免受炮火冲击。

    无可置疑,美国有严格的制度和规则,艺人的任何商业行为都严格受到合同保护或制约,而非表演行业在我国所盛行、讲究的“人脉和义气”。那么,在美国,争议和分歧就不存在了吗?肯定存在,但都留在了月亮背面。艺人自己的情绪,大多在私人恩怨或公共话题中找到出口,而非跟合作方在社交平台上明枪暗箭。

    之所以有经纪人、公关团队这样的角色存在,正因艺人本身已太过赤裸,容易在直面冲突时身心受伤。艺人亲自回复,固然是坦率、敢作敢为,但事实上这样的感受只对歌迷有用,普罗大众不会买账。团队一次又一次把艺人推向风口浪尖,而大众只会觉得这个艺人非常麻烦。不幸的是,类似的闹剧每天都在微博或公共账号中发生。娱评员S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