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忠贞为国酬 何曾怕断头

19.09.2014  12:51

  17日上午,祭甲午英魂,弘世昌精神――纪念民族英雄邓世昌殉国120周年系列活动在广州海珠区邓世昌纪念馆举行。邓世昌后人邓立英、邓飞红等致远舰官兵后人参加了公祭活动。

  120年前的中日黄海海战,“致远号”巡洋舰管带邓世昌见舰伤而弹尽,落水后不接救生圈壮烈殉国。北洋水师战败,清朝政府签下屈辱的《马关条约》,这一段屈辱而悲壮的历史,至今仍让人悲不自胜。

  记者从海珠区委宣传部、邓世昌纪念馆编的史料《甲午寻迹》一书梳理出邓世昌求学、殉国的历程。

  “我一直认为,曾祖父当时有生还的可能,可是他用牺牲来唤起全国人民的觉醒。”

  ――邓世昌的曾孙女邓立英

   求学:福州船政学堂的“最伶俐”毕业生

  实习归来,邓世昌被沈葆桢称为“最伶俐的青年”,受到嘉奖。四年后的1878年,邓世昌晋升舰长,1879年调赴北洋水师,不久任镇南舰舰长。

  1866年是同治五年,清廷重臣左宗棠、沈葆桢等开始为清廷谋求造兵舰、办学堂的富国强兵之道。同年底,清廷批准左宗棠所奏设立“求是堂艺局”,1867年1月份更名为“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的舰艇管带几乎全出于此。

  据记载,北洋舰队12艘主要兵轮的管带,除广甲号管带吴敬荣外,其余全是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黄海一战中,邓世昌的同班同学、“经远”舰林永升、“超勇”管带黄建勋等均以身殉职。

  如果不是学堂因生源不足而扩招,邓世昌可能与北洋水师擦身而过。1867年,福州船政学堂开局招生,由于当时科举依然盛行,报考海军生源不足,招生扩招到广东一带,18岁的邓世昌、叶富、李田、李和、张成、林国祥等10名粤童被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