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首家遗嘱库遇“冷” 咨询者过千立遗嘱仅50多人
中国兰州网4月12日消息 如何立一份有效的遗嘱?首家省级遗嘱库运行一年多情况如何?昨日,西部商报记者来到国内首家省级遗嘱库——甘肃遗嘱库调查了解到,该机构在我省运行一年多来,虽然咨询者过千,但最终立遗嘱的仅50多人。其中呈现出房产涉及比例高达95%、老人不愿把遗产给“外姓人”的特点。
分析传统观念重、反复性强、费用过高
三原因致遗嘱库遇冷
老人之所以走进遗嘱库,是为了他们的儿女日后不再因为继承发生纠纷,但是这样真的能做到吗?甘肃遗嘱库主任安明森介绍说,2015年1月16日,甘肃省老年基金会发起成立甘肃老年人法律服务中心(甘肃遗嘱库),是国内首家省级遗嘱库,专门为中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遗嘱、遗赠、赠与见证,最早的一份遗嘱是2015年1月26日存入遗嘱库的。有个别老人去世之后家属来查询,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子女都得到了遗产,在宣读之后没有得到遗产的子女就存在一些疑问,针对他们的疑问,遗嘱库把整个遗嘱登记的过程、录像、材料都作了展示和说明,他们这个疑问也就打消了。继承人对于遗嘱都有不同程度的“不知情”,有的事先不知道遗嘱的内容,有的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家的老人立过遗嘱。面对遗嘱,态度各不相同,但法律就是法律,老人订立的遗嘱只要意思真实,形式内容合法有效,异议者也只能默认。
甘肃遗嘱库成立一年来,机构运行情况如何?甘肃遗嘱库呈现什么样的特点?主任安明森介绍称,目前甘肃遗嘱库共免费接待中老年人及电话法律咨询1000多人次,登记遗嘱遗赠400余人,见证遗嘱遗赠及赠与协议50多件。从见证的50多件样本来看,甘肃遗嘱库呈现出以下特点,在人群特点上,80岁以上立遗嘱的老人占70%,因为这个年龄的老人都是多子女;在遗产内容方面,95%都是关于房产;在遗产分配方面,60%的老人选择留给子女,其中独生女家庭,老人在遗嘱中要求明确写上“该房产系女儿的独有财产,与配偶无关”的内容,舐犊之情由始至终。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立遗嘱已经不再避讳,而在我省运行一年的情况来看,还呈现出‘遇冷’的特点,一年仅有50多件,这个数量不高”,主任安明森说。对于为何遇冷,甘肃遗嘱库的工作人员综合梳理后分析认为,老人不愿立遗嘱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传统观念较重,避讳谈论生死;其二,老人的反复性太强,犹豫子女知悉遗嘱内容后被误解甚或被遗弃;其三,觉得1080元的立遗嘱费用太高。谈及遗嘱库“遇冷”一事,安主任明显有很多期待,他表示甘肃遗嘱库是一个民间公益组织,对于老年人涉及的法律问题都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只有在见证遗嘱方面是有偿服务,而如今一年办理50多件见证,他们期待社会公益组织来支持此事,尽力让老人不忧心,完成自己的心愿。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所涉及老人均为化名)
案例担心独生女婚变注明房产与女婿无关
63岁的王志新和老伴刘虹经人介绍走进了甘肃遗嘱库办公室。原来两人只有一个女儿,已经结婚。让女儿日后继承遗产时可以少一些程序,是他们夫妇来此的初衷,当然其中也少不了自己的小秘密。“虽然我们家目前比较团结,也没什么大矛盾,但是现在离婚率这么高,万一孩子的婚姻发生变故怎么办?万一自己发生意外死亡怎么办?这房子该给谁?不立遗嘱,按法定继承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我们就想给自己的女儿。”此前,王志新夫妇已经通过电话和上门咨询的方式对遗嘱库立遗嘱的程序有了了解,这次他们带着房产证原件、户口本等相关资料正式订立遗嘱。
“我们现在头脑清楚、思维清晰,能够清楚真实地表达我们本人的意愿,我们声明如下事实……”王志新夫妇端坐在一张桌子的上首,甘肃省老年人法律服务中心(甘肃遗嘱库)主任安明森和胡春梅律师分别坐在王志新夫妇的两侧,此刻他们充当了王志新夫妇遗嘱的“见证人”角色。面前摆着一个写着“立遗嘱人”的铜牌,面对摄像机镜头,缓缓地陈述。这份遗嘱由书面遗嘱和一张光盘组成,它们将被封存在一个写有“遗嘱库”字样的蓝色档案袋里,档案袋上有立遗嘱人的名字和唯一的数字编码。王志新夫妇最后的秘密就这样保存在城关区庆阳路91号的弘业大厦10楼的一间房子里。
胡春梅律师介绍称,像王志新、刘虹夫妇这样把遗产留给独生女的案例不在少数,很多老年人来这里咨询时,总是会说到现在离婚率太高,万一他们过世后孩子离婚,他们留给孩子的房产被当成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该怎么办,所以很多老人在立遗嘱时会注明仅归独生子女单独所有,与配偶无关。(记者 樊丽 实习生 刘小菊 邢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