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26.12.2014  20:32

 

各市(州)教育局、各中等职业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的意见》精神,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特制订《关于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甘肃省教育厅

                                              2014年12月25日

 

 

关于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金种子”工程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和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的意见》(甘办发[2014]47号)精神,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含职业学校,以下同)德育工作,现结合甘肃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大意义

中小学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在中小学实施“金种子”工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措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精神、爱心奉献精神的“金种子”,是发挥文化沁润功能、播撒崇德向善精神的“金种子”,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树立紧迫感和责任感,着力在学习领会、提高认识,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统一思想、落实行动上做文章,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把中小学德育工作引向深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主要目标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通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增强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深化课程改革,编写修订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探索和推进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相互配套、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新体制,努力构建综合育人新格局;探索和推进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正确导向的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引导中小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使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主要任务

(一)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综合育人功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使各学科的育人目标更加清晰准确、相互协调更加一致。要充分发挥品德与生活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思想政治课程的独特育人优势。同时,要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功能。各地教育部门要组织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开展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跨学科研讨交流活动,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深刻认识各学科的育人特点,使立德树人的要求在每个学科都落到实处,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提升综合育人水平。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积极推进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研发与建设工作,开发时代特色明显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丰富学校德育资源,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课程和课外读物,开好“写字”、“阅读”、“甘肃历史”、“甘肃地理”、“华夏文明在甘肃”等地方课程,强化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德育目标。

(二)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课教学的方式和途径。要鼓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务求实效。要开展各学科德育精品课件展示活动,引领教师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机自然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全过程。要严格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并保护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主动学习者。要注重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真正让学生入心、入行。要突出知行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客观真实的记录学生行为表现,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

(三)加强德育学段统筹研究。学段统筹是涉及课程、教材、教育活动、教师、学生、学校和教育管理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明确小学、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等各学段教育功能的定位和育人目标的协调统一。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组织教研部门和中小学,依据各学段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以各学段育人目标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要充分发挥高校专业研究机构、大中小学教师、教研人员在各学科建设及研究中的主体作用,合力探索各学段各学科育人目标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

(四)加强课堂、校园、社团、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各级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学指导专业组织,支持和鼓励学校聘用社会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挂职任教。各中小学要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和开发课程资源,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学科教师要按照学科特点,把课堂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积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要融合各类教育资源和平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支持其成长的要素。要建立健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大力推动家庭教育,改进家访制度,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家校合作,主动整合家庭、社区等多方资源,形成真正的育人合力。

四、重点措施

(一)以学校为主阵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以育人为宗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生动丰富的美育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切实加强校风班风建设。各学校要利用升国旗、主题班会、道德讲堂、晨会、学生沙龙、征文、少先队队会、共青团团会、团队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机会,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或文艺展演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校园网站、宣传栏、橱窗、学校报刊、黑板报等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营造具有主流意识、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小学都要在显眼处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栏,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要让每个学生熟练背诵社会主义价值观24字,让其入脑、入心并落实在行动上。要将国歌歌词和曲谱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幼儿园要组织学生学唱国歌。

(二)职业学校要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地融入经济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等四门德育必修课和心理健康选修课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集中活动与经常活动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主题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运用好重要时间节点,充分挖掘节日文化内涵,重点组织好清明节、“六一”、“七一”和“十一”期间的活动。要注重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历史故事、革命故事、改革开放故事和身边故事,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学生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他们从小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要积极探索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广泛开展热爱甘肃、热爱家乡宣传教育,用“南梁精神”、“铁人精神”、“三苦精神”等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传承优良传统,发愤图强,建设家乡。

(四)开展“做文明有礼的甘肃人”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传承中化优秀文化的载体作用,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加强图书馆建设,发挥藏书育人作用,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要开展时事教育,举办中小学时事课堂展示活动,用鲜活事例教育广大学生,引导他们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争做文明小公民,引导学生讲文明、树新风,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认真落实《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五)开展勤劳节俭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要普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切实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要利用每年的中国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节日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和培育主题活动品牌,以创建“绿色校园”为引导,深入开展节水、节电、节粮等“三节”教育活动,从珍惜一粒粮、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支笔、一分钱等衣食住行的小事入手,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坚决制止长流水、杜绝长明灯,持续开展文明餐桌等主题实践活动,倡导“光盘行动”。

(六)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孝道实践活动,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为重点,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领悟孝道的内涵在于感恩,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组织开展感恩教育报告会,通过每人写一篇以“感恩”为主题的文章、每人给家长写一封信、各班组织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学校组织一次以“孝道”为主题的讲故事、书法比赛、演讲及知识竞赛的“四个一”活动,营造浓厚的行孝道、承美德的教育氛围,使全体师生知恩、感恩、践行孝道,内化为信念,外付诸行动。特别要引导学生感恩党和政府为他们营造的良好生活和学习环境。要以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增强国家认同为重点,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要认真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意识。

(七)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积极建设标准化心理辅导室,积极鼓励各学校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要加强队伍建设,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要开展“崇德向善”、“爱心奉献”等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关爱“问题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加强生命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八)加强和改进实践育人。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金种子”工程细化为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群体的具体要求,组织学生广泛参加“学雷锋”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组织学生在每个学段至少参加1次学工学农生产体验劳动,农村学校应普及适当形式的种植或养殖。要广泛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红色旅游等活动。

(九)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要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树立网络风险和责任意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提高防止网络沉迷或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鼓励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手机及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推进德育工作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积极健康的网络教育资源,凝聚广大师生,形成良好互动。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开发行之有效且具有地方特色的网络德育资源,满足学生文化娱乐的需求。

(十)大力推进双语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民族地区要通过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必须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五、落实办法

(一)切实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小学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配齐配强德育专任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综合育人能力。充分发挥“师德楷模”、“陇原名师”、“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在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典型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宣讲活动,以充分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弘扬高尚师德,弘扬主旋律,增强正能量。开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全省德育论文评选和录像课评选。开展全省德育优质课比赛;宣传扩散全省“中小学德育示范校”的成功经验;总结推广一批全省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先进典型。设立立德树人专项课题,鼓励全体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利用各种项目开展中小学教师师德研讨活动。探索品德优秀学生的表彰激励机制,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努力促进年轻一代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建立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网络平台。各级教育部门要整合区域内优秀教学资源,建设共享平台,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交流,形成全省中小学培训资源,实现网站共享。组织专家对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分析比较,优选多种德育资源,提炼有利于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优质资源送入网络平台,向全体中小学开放。要加快推进边远地区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全覆盖项目建设,大力开发与课程教材配套的优秀数字教育资源。

(三)在加快推进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过程中加强德育效果的监测。各级教育部门、考试命题机构在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中,要深入学习理解并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国家人才选拔要求,命题时要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纳入各学科试题之中,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在扎实稳步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德育工作评价。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等有关规定,以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生负担状况等为主要内容,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点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按照评价指标的内容和要求,开展对照检查,切实改进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特别是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等关键性指标的执行情况。要积极探索科学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核心指标。各级教研部门和中小学要积极开展综合素质评价课题研究,探索导向正确、操作性强、客观准确的评价指标体系。要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五)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作落实德育任务。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勇于德育工作的改革创新,认真研究德育规律,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省教育厅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建立德育专家委员会,设立德育专门研究机构。各市(州)县(市、区)和中小学也要成立与上级教育部门对应的德育工作机构,配备德育工作专职人员,定期开展区域性的德育工作现场观摩、推进和研讨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各级教育部门要主动承担起中小学德育责任,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密切配合与实施“金种子”工程有关的宣传部、文明办、外宣办、关工委、公安、民政、文化、工商、新闻出版广电、团委、妇联等的部门形成合力,按照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营造学校与社会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要配合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的关爱和教育。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金种子”工程实施的督导检查,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纳入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及责任区督学的工作范畴,并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纳入年度责任考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