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人给狗下跪”的恶人需要严惩

17.09.2014  13:23

   作者:木须虫

  人的膝盖岂能向狗下跪?12日,重庆大渡口盛世龙都小区一名男子竟逼迫一个6岁小孩给一只贵宾犬下跪,原因是认为这名小孩扔石子砸中了自己的爱犬,结果引发公愤。15日,小孩的父亲岳先生称,他只希望对方能进行诚挚道歉。(9月16日《重庆商报》)

  逼小孩子给狗下跪,一是人格侮辱,二是以强凌弱,为人所不齿,引起公愤一点儿也不意外。如果单纯苛责当事男子道德如何不堪,应当给予谴责,多少有点聊胜于无。为何会如此或许更值得关注。据男子的妻子介绍,男子因为与她吵过架,心情不爽,小孩向狗扔石头,于是就成了发泄的出口。遗憾的是,这样的发泄触动了道义与法律的底线,对社会秩序造成了损害。可见,男子行为本身不道德,除了操守欠缺之外,大抵还有心理的自控能力差。

  从个案的解读或许只能如此,然而很多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负面情绪在社会成员之间传导的结果,行为本身超越底线成了发泄的出口。如,有关宠物狗诱发的社会纠纷并不少见,“人不如狗”侮辱谩骂的新闻屡见不鲜,既包括不服从规则约束诱发的冲突,也包括以强恃弱如对环卫工人等社会底层的鄙视。这背后的畸形心态,其实都是发泄的原始冲动,外界的诱因如火星一样,让内心易怒的炸弹,一触即燃。

  中国人越来越容易愤怒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公交车上为了一个座位,可以大打出手;医院里患者对医疗的结果不满,会拔刀相向;交警执法,可以招来唾沫和耳光;至于网络世界中,谩骂与侮辱正成为常态的愤怒表达。这些,其实与“逼迫给狗下跪”理出一辙。行为是内心信仰与普遍行为规范遵从的外在表现。非理性的愤怒其实是一种公平自卫的下意识表达,呈现出社会意识与行为规范主导缺位的某种焦虑与不安。

  当下的中国正在经历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转型期内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集中涌现,原有的社会平衡机制受到冲击,失灵或者失效,尤其是利益调节机制与社会规则遭遇公平的瓶颈,导致传统信仰和社会准则的信任危机,普通民众处于茫然无措状态,社会心态发生裂变。

  “逼迫给狗下跪”的发泄心理值得警示,它既是个体问题,提醒人们懂得和关于梳理和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合理寻找发泄的途径;同时,他又是一个群体社会心态的问题,仅仅依靠个体的自我心理“按摩”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制度“药方”来标本兼治。如在利益分配、公共管理、司法行政方面更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又如,加强社会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重建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等等。(木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