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穆斯林“海归”的“七亩地”
中新社兰州11月5日电 题:穆斯林“海归”的“七亩地”
作者 南如卓玛 王军
“西北地区穆斯林经济落后,归根结底穷在教育上。”曾留学马来西亚7年,完成本科及硕士学业的“80后”回族小伙子拜海云这样认为。2010年,拜海云返回甘肃临夏老家,在当地一所中阿学校参与教学。
该中阿学校如今改名为临夏外语学校,是甘肃最早民办的中阿学校,已有36年历史。而占地面积只有七亩地的校园里,有600多名学生和131位教职工。其中,80%以上老师是从埃及、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泰国等中西亚、中东阿拉伯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留学回来的“海归”,这在偏远贫瘠的西北地区实属罕见。
甘肃临夏古称河州,是中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总人口200万,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占57.1%。曾是丝绸之路南道要冲,茶马互市中心,素有“西部旱码头”之称。
拜海云说,回族人自古以来的传统是经商,很多孩子中途辍学或者拒绝上学,去炒瓜子、卖手抓(羊肉的一种做法)。
和其他老师一样,拜海云也是抱着“改善临夏地区老百姓教育观念”的愿望,放弃国外的高薪重返临夏,回乡青灯为伴,教书育人。
4日,中新社记者在临夏城区的一个小巷里找到这所特殊的学校。“特殊”是因为它小但却声名远扬,高学历的“海归”老师众多。此外,它教学小语种阿拉伯语,36年输送5000多名毕业生,在中国沿海地区外贸企业从事翻译,或者到海外创业的成功商人成百上千,更有的成为了跨国公司总裁。
从这座“七亩地”上走出去的学生,还有更多在海外穆斯林国家从事教学。中阿学校老师马晓龙就是其中一位,他曾在马来西亚印萨尼亚大学教学三年半。最终也辞职回到了临夏中阿学校任教。
“临夏人从中阿学校毕业生身上感受到知识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卖面片的人学习深造创业变成了跨国企业的老总,这也是一种树立典范的影响。”马晓龙说,守着这七亩地上的孩子们,尽管生活单调寂寥,但内心充满成就感。他调侃自己,也算是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
如今,这所中阿学校毕业生已经成为中国与中西亚、中东、东南亚国家经贸合作的一支“特殊力量”。该校副校长马登仓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坦言,如今毕业生“供不应求”,很多外贸企业提前“预定”,就业率达95%以上。
已在该校教学8年多的“70后”老师马占海告诉记者,那么多穆斯林“海归”们守着这七亩地,守的是一份对家乡的热爱和希望,也是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坚守。
令他们高兴的是,近日,临夏官方审批200亩地用于扩建中阿学校。副校长马登仓说,扩建后可以扩招学生,培育更多为临夏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少数民族人才。(完)
甘肃新闻网 | 【编辑:刘薛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