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敦煌壁画临摹师的“十年”

11.08.2015  16:03

  中新社兰州8月11日电 题:敦煌壁画临摹师的“十年

  作者 徐雪

  “敦煌石窟是不可移动的文物宝库,所以临摹壁画一直是作为一项重要保存、保护的方式被一代代延续下来。”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主任娄婕站在摆放着各色颜料的画室里这样说。

  “敦煌可以给予启示与营养。”最初在从事壁画创作的父亲建议下,时年24岁的娄婕与一帮怀揣“艺术家”梦想的大学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来到了河西走廊的最西端。

  刚到研究院就听到时任院长段文杰说,“你们要喝惯这的水,吃惯这的饭,先做好敦煌人,十年以后再说。”当时年轻的娄婕对此还有些“不服气”。“后来我才体会到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你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先来了解她。这个‘她’是有温度、有气息的。

  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进莫高窟,虽是盛夏时节,但洞窟内还是寒意阵阵。娄婕告诉记者,每次进洞窟临摹不论什么时节都会穿上棉衣,但还是会落下关节炎的职业病。

  “临摹壁画首先要放下自己,需要时间慢慢体会和建立感情才会有新的认识。”工作了三十年的娄婕语速平缓地说,一些记者总会问我们“工作苦不苦”,在我和美术研究所的同事看来“没太大关系”,我们没有觉得苦,反而觉得是一种精神体验,是一种特立独行的生活。

  “团队共用了四年时间临摹复制莫高窟第3窟,参与过程中给我的影响很大。这个元代佛窟的壁画几乎是用线交织出来的,显得非常特别,是东方绘画中最具经典的线描具体表现。尤其在做基底材料的过程中,我对敦煌土的表达有了很深的体会,这对我之后的绘画创作有了新的启发。”娄婕说,大家在临摹壁画中有了对佛教美学、传统技法等的收获后,会慢慢沉静下来,从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这是一个“有我、忘我、无我”的过程。

  娄婕还说,敦煌壁画所表现出的东方色彩智慧令人惊叹,仅仅通过蓝、绿、红、白、黑色就可以描绘出五彩斑斓的佛教世界。

  从最初用蜡烛、镜子“借光”照明临摹,到幻灯片、数字化图像采集,临摹师的工作变得轻松了些。“但壁画的细节还是要用肉眼去观察比对,数字化采集的图像毕竟有偏差。”娄婕说。

  敦煌壁画丰富浓艳的色彩、丰满有力的形态、深邃剔透的意境和细密流畅的线条,在这些临摹师无数次眼光投射与笔尖描摹中被一点一点地展现,他们的青春也在这一笔一划中度过。如今,敦煌壁画仍旧在源源不断地吸引着“远方的人们”。1982年出生的李冰凌临摹壁画正好是第十个年头。每天除了吃饭休息,她大部分时间就在这里安静度过。

  “我画得还够不好。”这是李冰凌在接受采访中说的最多的一句,然而她的努力却被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侯黎明记在心里,称她为“小画虫”。“临摹壁画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坚持读书、做笔记对我也有很大的帮助。”李冰凌说。

  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王思朦凭着对壁画的热爱来到了敦煌,作为临摹团队里年龄最小的成员,谈及老前辈,她话语中透着尊敬,“十年以上才可以谈临摹,老先生们所下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

  王思朦说,尽管临摹了五年时间,但壁画中那种飞扬、灵动的气质以及韵味,自己却把握得不好。因为这些都需要时间沉淀,需要多下功夫。

  除了每天学习临摹,王思朦还很享受在敦煌的生活,“没有那么艰苦,这里葡萄酒又便宜又好喝,水果也好吃。

  “敦煌莫高窟: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展览将于2016年5月在美国著名艺术收藏和展览机构盖蒂中心举办。现在,十多位临摹师每天都在为这项展览而紧张工作着。要真实的、更完整的,给更多的人传达来自敦煌壁画的美,这是他们共同的愿望。(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