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通渭县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提质增效

12.01.2015  22:56

   中国甘肃网1月12日讯 (通讯员 赵世军)2014年,通渭县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按照“稳玉米、扩洋芋、种药材、兴杂粮、增果蔬”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狠抓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农业产业化得到有效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该县坚持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创建全国现代旱作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的总抓手,坚定不移地走好“修梯田—调结构—搞养殖—建沼气—肥还田—再种植”的现代旱作循环农业发展路子,全力加快玉米、马铃薯、草食畜牧业转型升级和中药材产业、林果业发展壮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种植全膜玉米82.76万亩、马铃薯34.4万亩、中药材5.8万亩,新发展林果2.9万亩、累计达12.2万亩;继续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秋季完成覆膜80万亩。全县粮食总产达43.52万吨,同比增长4.8%,实现“八连增”。

  制定了畜草产业奖补扶持办法和金融支持草食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落实奖补资金850万元、发放贴息贷款1829万元,新建规模化牛羊养殖场(小区)86个,发展规模养殖户4161户,青贮氨化饲草60万吨,牛存栏达7.9万头、羊存栏达31.2万只;石滩草畜循环经济产业园新增投资1.2亿元,天耀草业公司草畜肥循环项目、春寅乳业千头奶牛养殖场建成投产,恒芮牧业公司屠宰加工项目、现代旱作循环农业研发服务中心基本建成主体工程。

  不断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争取到国家农业保险补贴资金1125万元,参保玉米39万亩、马铃薯32.2万亩、冬小麦18.6万亩;争取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20万元,为788户农户补贴农机具1163台;新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56个、家庭农场3个,流转农村集体土地5.2万亩、累计达24.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