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新常态 做好税收新文章

04.02.2015  12:38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决定了税收“新常态”,由此带来了税收工作的新特征、新规律和新要求。在这种经济发展大环境下,作为地税部门,必须要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应对新常态,做好税收新文章,以税收新常态服务经济新常态、新发展。
  深刻认识新常态。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向新增长点的转变,其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税收上,这给税收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加之,税制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及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叠加,地税税收增长势必受到直接影响,这对如何做好地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成为新常态,中央打虎拍蝇取得显著成效,这虽然整肃了党风政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但也让部分干部在工作推进中畏首畏尾,在一定程度给税收工作的更好更快发展增添了阻力。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政治生态“新特征”,用新思维、新发展、新作为做好地税工作新文章。
  积极适应新常态。适应干部管理新精神,要从严干部管理,对干部严管善待,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抓手,引导干部正确认识、适应当前新形势、新常态。适应经济新发展,要把地税工作置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去思考和谋划,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以税收新常态服务好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税收增长新趋势,随着“营改增”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地税收入高位增长的速度将放缓,对此,地税干部要适应这种发展新趋势。适应法定思维新模式,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税务干部要更加筑牢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始终突出依法治税,着力在提升税收质量上下功夫。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要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完善征管模式,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效,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遵从度,推进“服务型”地税机关建设。
  主动应对新常态。抓好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学习型、创新型、团结型、实干型、廉洁型“五型”班子创建工作,着力增强班子的宏观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和驾驭复杂局面、引领地税科学发展的能力。抓好队伍建设,通过时事教育、专题辅导、业务培训、责任教育等方式,提高干部综合素养,努力建立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地税队伍;加强组织收入工作,树立质量导向意识,实现组织收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同级监督工作,通过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筑牢干部思想防线,提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坚持依法治税,树立税收法定意识,始终带着问题导向开展税收工作,切实把依法治税工作贯彻于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走好税源专业化管理之路,努力建立适应税收现代化的征管模式,结合《甘肃省县级地税机关纳税服务规范》,进一步梳理征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创建规范有序、减负简便、同城通办、多元化申报纳税服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深入推进信息管税,加强风险管理,依托“三大平台”,发挥好税收分析的“眼睛”作用,切实防范税收执法风险。通过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应对新常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积极作为,做好税收工作新文章,推进地税工作取得新发展。

酒泉市肃州区地税局局长 王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