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及村级三件事、中医师带徒11月份抽查情况通报

09.12.2014  21:42

 

11月3日至11月10日,省卫生计生委委托省卫生监督所对全省14个市、州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及村级三件事、中医师带徒工作情况进行了第二轮抽查。现就抽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此次抽查采取不发通知、不听汇报、实际走访、现场调研、查阅资料、入户访谈等方式进行。共抽查14个市州的14个县区、18个乡镇卫生院、42个村卫生室、走访420多户村民;中医师带徒共检查指导老师 102名,继承人274名。抽查内容主要包括:中医适宜技术及村级三件事、中医师带徒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计划、经费投入、监测、宣传、培训等;县区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中师承教育的相关学习记录进行检查;村医、村民对中医适宜技术和健康工具包的使用和掌握情况,村民对文化墙内容的知晓率等。

二、工作成效

近年来,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力推广中医药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独特优势,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花钱少、治好病”的实惠,中医药工作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广大乡村农民对中医药认知程度普遍提高,中医药工作已经基本普及到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从此次抽查情况看,三项工作在基层已全面推开,体系健全、特色明显、群众认可。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中医药工作高度重视,县、乡、村三级推广和督导体系初步形成;各地都能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推广疗效确切的中医适宜技术造福当地百姓;把村级三件事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项目相结合,得到了群众普遍认可。

(一)第二轮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工作扎实,效果好的是天水市武山县、武威市凉州区、定西市渭源县。抽查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均能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培训方案,并抓好培训工作落实,保证了第一轮中医适宜技术有序推广。第二轮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各地在认真总结第一轮推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筹划、启动、制订了符合当地实际的15种中医适宜技术和6种食疗保健技术方案。中医适宜技术已经入村入户,得到了基层医疗机构和老百姓的普遍认可,在偏远落后的甘南州临潭县羊永乡卫生院,中医针灸、小针刀日门诊量30人左右,中医适宜技术已造福藏区百姓。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第一轮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掌握并能应用5-6种中医适宜技术的人员达到60%以上。6种食疗保健技术中了解3种以上的群众达到50%以上,天水市武山县达86%、武威市凉州区达56%、定西市渭源县达53%。

(二)村级三件事

抽查的14个县42个行政村共发放健康工具包12051个,各村把发放与培训相结合,基本做到了发放一次,培训一次,村民普遍对工具包的使用情况掌握较好。村民会使用健康工具包中4 种以上的占检查总户数的48%,使用率达到60%以上的有酒泉市金塔县、天水市武山县、定西市渭源县、武威市凉州区,其中理疗袋盐袋子使用最好的是渭源县、庆城县、皋兰县。

所抽查的42个村健康文化墙刷写100%达到4平米以上,基本能够做到“一病一墙”、“一类一墙”、“一策一墙”,村民对文化墙内容知晓率达到60%以上。健康文化墙刷写较好的是临夏州永靖县盐集村约800㎡,定西市渭源县元明村约400㎡,武山县山丹乡300㎡。

各村卫生室能根据本村实际,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组织,特别是和村委会整合在一起的村卫生室,借助村委会文化室这有利平台经常由村民自发开展活动,将健康沙龙活动融合在村级“自乐班”、“广场舞”活动中,陇南市文县把健康沙龙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健康教育服务相结合,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中医师带徒

第二轮五级中医师承教育工作,多数市、县、乡、村已于四月初全面启动,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对应关系确立,基本能按要求落实好跟写笔记、月记、经典学习的填写。特别是庆阳市、陇南市卫生计生委在总结第一轮师承教育的基础上,起步抓规范,动中抓考核,统一制作下发了“三簿一表”,有效推动和规范了师承教育工作落实。兰州、平凉、庆阳、武威统一组织了拜师大会,对中医师承教育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三、存在的问题

(一)第二轮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一是医务人员对中医适宜技术掌握不好。第一轮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完成后,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对规定的15种中医适宜技术掌握和应用与省上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中,目前的现状是:县级中医院好于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好于村卫生室。二是村民对中医食疗保健技术接受差异较大。由于村医中医基础普遍薄弱,加之农村多为留守老人及儿童,文化程度较低,接受能力较弱等原因,村医和村民实际掌握中医适宜技术及食疗技术较少,村医能掌握中医适宜技术不足4-5种,食疗保健技术不足6种,村民只能掌握食疗保健技术的一两项。村民掌握3种以上食疗保健技术不足30%的是嘉峪关市、平凉市灵台县、庆阳市庆城县。三是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不规范。受师资、经费、场所等多种因素限制,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不规范、实践难落实、有走过场现象。四是第二轮适宜技术推广未全面展开。从检查情况看,以县为单位的第二轮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未全面展开,如何推广、重点推广哪些项目亟待明确和规范。

(二)村级三件事

一是健康工具包使用率不高。由于受群众个体差异以及方便简洁等因素的制约,多数家庭健康工具包未启封,盐袋没有盐、药袋没装药比较普遍。健康工具包中使用率较高的是体温计、刮痧板、拔罐、艾条,使用率较低的是理疗袋、腰围尺。检查中发现甘南、临夏、武威、白银、金昌、酒泉、嘉峪关7市、州抽查的县区没有落实统一采购发放工具包用盐。能使用健康工具包内4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排名后三位的是甘南州临潭县(占36%),嘉峪关市 (占30%),金昌市永昌县 (占30%)。二是村文化墙内容更新不及时。多数村级健康文化墙以喷绘方式制作而成,有的健康文化墙选址不当,更换不及时,破烂、字迹风化看不清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作用的发挥。三是健康沙龙活动组织难。由于受场地、设施、人员等条件限制,村级组织健康沙龙的频次、质量大打折扣,收集保存的资料多为应付检查。

(三)中医师带徒

一是各种记录不全。普遍存在继承人月记、心得体会及指导老师批阅意见不足1000字和100字,个别跟师笔记从网上下载直接打印,应付差事,走过场。二是西学中工作有待加强。部分“西学中”人员,跟师笔记、月记、心得体会以摘抄中医方剂或医著为主,为了完成一带三任务,“拉郎配”情况比较突出,制约了师带徒效果。三是时间落实上有难度。不在同一单位而确定为师徒关系的,由于受工作纪律、工作任务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每周2天的跟师学习难落实,师承教育效果受影响。四是经费落实上有漏洞。个别市、州不落实,或者落实走样,特别是在乡、村两级师承教育落实中监管没有及时跟进。

四、工作建议

一是第二轮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要在巩固第一轮成果基础上下常功夫。第二轮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要取得成果,巩固和加强第一轮中医适宜技术在医务人员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是基础,以县为单位可以在推广第一轮15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适当调整,调整种类不易太多,太杂太乱将难以落实。县乡村三级要把第一轮推广的15种中医适宜技术经常抓,反复抓,并制定严格可行的考核办法,督促工作落实,以切实抓出实效。

二是村级三件事要在创新形式和普及推广上下实功夫。要把落实村级三件事和抓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项目结合起来抓,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把村级三件事作为村级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项目的有效抓手,依托项目工作抓好村级三件事的普及推广,使村级三件事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项目两促进、两提高。

三是中医师带徒要在落实规范出效果上下真功夫。除按规定完成跟师笔记、月记、经典学习体会、批阅、日常考核等内容外,建议组织专家编写题库,每半年组织一次考试考核。并建立退出机制,对考试考核不合格者解除师承教育关系,收回补助经费,以切实保证师承教育效果的落实。

附表:甘肃省村级三件事和中医食疗情况汇总表